[实用新型]分流器及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8951.9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1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涛;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邯郸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1/00 | 分类号: | F25B4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056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流器 空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流器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用分流器主要用于空调蒸发器和冷凝器部件系统冷媒的分配。现有的分流器结构通常采用在分流器本体的主通道内设置分液垫圈,但是由于分液垫圈无法实现有效定位,分液垫圈的中心射流孔可能不对中而导致分流不均现象;此外,在整机运行时,由于分液垫圈窜动而容易产生机械噪音。
为解决分液垫圈的窜动问题,现有的一种分流器采用以下结构,如图1所示,其分液筒体由进液体段10和分液体段20组成,进液孔301位于进液孔段10,连接主管30;出液孔401位于分液体段20,连接支管40;该进液孔301具有一逐渐缩小的截流面302和逐渐扩张的喇叭口面303,进液体段10位于喇叭口面303的一端与分液体段20位于出液孔401汇集端相互连接。这种分流器结构虽然避免了分液垫圈的窜动问题,但是,却无法解决分流器在非垂直安装状态下因重力原因导致的分流不均匀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流器及空调器,旨在避免分流器在非垂直安装状态下因重力原因导致的分流不均现象,提升分流器的分流性能,并减少噪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分流器,包括分液筒体,所述分液筒体包括进液体段和分液体段,所述进液体段依次包括进液孔、射流孔及混合腔;所述分液体段具有分流腔及多个分液孔,所述分液体段还包括位于所述分流腔及混合腔之间的加速腔。
优选地,所述加速腔的入口为喇叭口形状;所述加速腔的入口的内表面为锥面或圆弧面。
优选地,所述分流腔由各分液孔的端部延伸相交汇合形成,各分液孔之间形成的分液体的顶部汇聚为一点。
优选地,所述分流腔与混合腔一体成型,且各分液孔轴线的交点处于所述加速腔的轴线上。
优选地,所述混合腔包括与所述分流腔衔接的柱状腔体以及与所述射流孔衔接的锥状腔体。
优选地,所述分液体段下端对应所述分流腔的部分套接在所述分液体段内。
优选地,所述进液体段上的进液孔内套接有用于为该分流器提供流体的主管。
优选地,所述进液体段上的进液孔外套接有用于为该分流器提供流体的主管。
优选地,所述主管与所述进液体段之间焊接;所述进液体段与分液体段之间焊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所述的分流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分流器及空调器,通过在分液体段设置加速腔,该加速腔位于分流腔及进液体段的混合腔之间,且加速腔的入口采用喇叭口形状,通过加速腔增加流速,通过分流腔引导流体均匀分流,提升分流性能,从而解决了分流器在非垂直安装状态下因重力原因导致的分流不均匀的现象,进液孔、加速腔入口采用流线过渡,增加流道的流畅性,能有效降低冷媒对分流器的冲击力,减少流动产生的管路振动力,从而降低振动噪音和液流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分流器的一种装配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流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流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分流器,包括分液筒体,所述分液筒体包括进液体段1和分液体段2,所述进液体段1依次包括进液孔12、射流孔13及混合腔11,进液孔12连接用于为该分流器提供流体的主管3;所述分液体段2具有分流腔21及多个分液孔23,多个分液孔23通过出液孔24分别连接对应的支管4,本实施例分液体段2还包括位于所述分流腔21及混合腔11之间的加速腔22。
具体地,所述加速腔22的入口221为喇叭口形状,该加速腔22的入口221的内表面可以为锥面或圆弧面。
所述分流腔21由各分液孔23的端部延伸相交汇合形成,各分液孔23之间形成的分液体的顶部汇聚为一点。经过加速腔22加速的冷媒,通过分流腔21引导流体均匀分流,由此可以很好的解决在分流器非垂直安装状态下因重力原因导致的分流不均匀的现象。同时,进液孔12、加速腔22入口221,以及加速腔22与分流腔21之间均采用流线过渡,以此增加分流器流道的流畅性,有效降低冷媒对分流器的冲击力,减少流动产生的管路振动力,从而降低振动噪音和液流噪音。
所述混合腔11包括与所述分流腔21衔接的柱状腔体以及与所述射流孔13衔接的锥状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邯郸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邯郸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89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Rh血型系统数据平台
- 下一篇:基于时标量测的电网事故全景反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