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型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8523.6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8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邹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煜华 |
主分类号: | A47B96/14 | 分类号: | A47B96/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冯剑明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家具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组合家具的多用途型材。
背景技术
现有的筒状型材多采用圆筒形或方形结构,圆筒状的型材使用比较普遍,但其平滑的侧壁难以与其他型材部件组合,使用存在局限,而方形筒状结构的型材的弯曲性较差,组合结构不稳定,不适用于一些需要弧形组合使用的部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用途型材,采用平面侧壁与弧形侧壁相结合的筒状结构,组合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用途型材,包括主体为筒状结构的套筒,所述套筒设有两相互对称平行的平面侧壁,两平面侧壁的左右两边分别设置弧形侧壁过渡形成筒状结构,两弧形侧壁相互对称向外凸出且两弧形侧壁外侧的弧形最高点的间距等于其弧形直径。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两弧形侧壁的外侧弧形最高点的间距为52mm。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两平面侧壁外侧的间距为40mm。
上述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面侧壁与弧形侧壁过渡接合处与外侧弧形最高点的垂直距离为11mm。
上述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面侧壁的宽度为3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用途型材,该筒状结构的主体采用平面侧壁与弧形侧壁相结合,平面侧壁便于套筒相互组合使用,整体套筒外侧壁的弧形结构与平面结构成特定比例,该比例尺寸组成的结构,使得套筒的受力分布更均匀,弯曲性能良好,可以与其它型材相互插接组合,组合结构多样化、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型材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型材主体弯曲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用途型材,包括主体为筒状结构的套筒1,所述套筒1设有两相互对称平行的平面侧壁11,两平面侧壁11的左右两边分别设置弧形侧壁12过渡,两弧形侧壁12相互对称向外凸出,两相互对称的平面侧壁11结合两相互对称的弧形侧壁12形成筒状结构,平面侧壁11方便相互组合使用,结构牢固稳定,两弧形侧壁12外侧的弧形最高点的间距等于其弧形直径,其弧形最高点的间距为52mm,该比例尺寸组成的结构,其弯曲性好,弯曲弧度大,结构更牢固稳定,可用于支架、支脚或与其它型材相互插接组合构成连接部件,也可弯曲形成排椅扶手、支撑架等组件。
优选地,两平面侧壁11外侧的间距为40mm,进一步,所述平面侧壁11与弧形侧壁12过渡接合处与外侧弧形最高点的垂直距离为11mm。上述结构中,在弧形直径和两平面侧壁11外侧的间距确定的情况下,平面侧壁11的宽度也得到限定,该实施例中,平面侧壁11的宽度为30mm,该结构使套筒1同时具有圆筒的结构特性和方形筒的结构特性。
参照图3和图4所示,该筒状结构的型材,套筒1外侧的平面侧壁11与弧形侧壁12采用特定比例尺寸的结构,相对于以往筒状结构的型材,套筒1结构的受力分布更均匀,弯曲性更好,而套筒1的内侧壁与外侧壁的厚度根据具体的连接结构需要而定。沿套筒1的轴线可随意弯向平面侧壁11或弧形侧壁12,弯曲弧度更大,组合结构多样化、适用范围广,可用于台面或椅子的支脚,也可弯曲组成椅子的扶手。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煜华,未经邹煜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85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