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水分离部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7901.9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9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真空泵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0 | 分类号: | F04C2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章肇基 |
地址: | 20170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水 分离 部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式真空泵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用于油式真空泵的油水分离部件结构,特别涉及其机械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对比文件,专利号:CN200620041548.1,申请日:2006.04.30,专利权人:上海新天和树脂有限公,本案公开了“一种油环式真空泵油水分离器”,包括进气阀、止回阀、油环式真空泵、油箱、 水冷却器、进油阀和排水装置;所述的进气阀、止回阀、以及油环式真空泵通过 管道顺序相连;所述的油环式真空泵与油箱之间通过管道和设在管道上的进油阀 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油水分离器,所述的油水分离器与油箱连为一体, 由一带孔的隔板分隔开来;所述的水冷却器设在油箱内,其进水管和出水管伸在 油箱外;所述的排水装置通过管道与油水分离器的排水口连接。
现有用于油式真空泵或压缩机的油水分离装置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油水分离效果不佳,使用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油水分离部件结构,部件结构简单实用,油水分离效果显著,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油水分离部件结构,它包括部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本体处垂直设有两根对称分布的导管,两根导管之间设有油管,部件本体内的总液面位于距油管顶部1/3处,油水混合液位于油管下2/3的区间内。
本案公开了一种油水分离部件结构,油、水、气在顶部分离后油水混合物进入导管,由于总液面约在油管顶部1/3处,所以油水混合物不会直接下沉到邮箱内部跟油混合影响供油。油水混合物会在油管下2/3的区间内逐渐分离,最终水将沉到底部,方便于排放且不影响正常机械运转所需具备的油液质量。该部件具有很好的实用性,易于推广应用,适用于所有油式真空泵以及压缩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油水分离部件结构,它包括部件本体1,其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所述部件本体1处垂直设有两根对称分布的导管2,两根导管2之间设有油管3,部件本体1内的总液面4位于距油管3顶部1/3处,所以油水混合物不会直接下沉到邮箱内部跟油混合影响供油,油水混合液位于油管3下2/3的区间内逐渐分离,最终水将沉到底部,方便于排放且不影响正常机械运转所需具备的油液质量。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真空泵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真空泵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79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抽水蓄能电站厂房渗漏集水井排空系统
- 下一篇:真空泵封装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