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温反应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7654.2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1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华;林永学;任立伟;王琳;钱晓琳;王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B01L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刘华联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温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恒温反应瓶。
背景技术
在进行化学反应时,很多反应都需要在给定的温度下进行一定时间,因此加热或恒温是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关键条件之一。反应瓶是进行化学反应时常用的反应容器。传统的加热方法是将反应瓶置于一个恒温水浴、油浴或电热套中进行加热,使用电热套升温快,由于反应瓶只能下半部嵌入电热套中,故下半部加热很快,而上半部却无法受热,从而整体无法实现恒温。同时由于加热套上部敞开,因此热效率较低。虽然水浴和油浴能精确恒温,但是由于整个反应瓶也只能下半部恒温,若将整个反应瓶全部侵入水或油中,由于浮力作用,反应瓶会始终处于不安全状态,从而给化学反应带来很大不便。
有些化学反应是分步反应,需要在一定温度反应一定时间,有些甚至高温反应一段时间后还需在较低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或反应完毕需降温取料,都要涉及到如何很快降温的问题。传统的降温一般都是更换冷水浴或冰水毛巾或自然冷却降温,但均需很长时间,且降温后还需要将反应完毕的物料从反应瓶加料口倾斜倒出,导致操作很不方便。另外,由于实验室传统的反应瓶底部均没有放料口,不能在反应过程中随时取料检验,因而给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CN200320106476.0公开了一种密封式恒温反应器,包括温控仪、温度传感器、加热套及反应器箱体,加热套位于箱体内。CN2542324Y公开了倾斜式真空恒温反应器,包括底座、加热锅、托盘、搅拌棒、瓶固定装置、密封装置、联轴器、电动机、转速控制器、回流冷凝器和恒温控制器,通过将玻璃反应瓶倾斜摆置,进一步提高搅拌效果。CN101574672A公开了一种恒温定量化学反应器,包括金属外壳、反应瓶、加热组件、温度探测组件、液量探测组件和测量控制电路;金属壳外设有恒温腔体,反应瓶设置在恒温腔体内,反应瓶下部的恒温腔体内设置加热组件。CN200320106476.0专利中的装置可以保温,CN2542324Y专利在保温基础上改善了反应装置的回流效果,CN101574672A专利中的装置可以保温亦可以定量,但此三个专利均未有控制降温措施,亦不可在反应过程中进行取料检验反应进行程度,同时还存在反应完毕的物料需要从反应瓶加料口倾斜倒出和操作繁琐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恒温反应瓶,克服了化学反应时加热不均,恒温效率低,不能在短时间内控制反应温度,反应结束冷却时间长,冷却及放料操作繁琐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恒温反应瓶,其包括反应瓶主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与所述反应瓶主体相连的放料口,所述放料口上具有放料阀,所述反应瓶主体的外壁设有中空的恒温夹层,所述恒温夹层设有恒温介质出口和恒温介质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恒温反应瓶,能够解决加热不均,恒温效率低,不能在短时间内控制反应温度,冷却及放料等过程操作繁琐等问题;具有取料及放料方便,结构简单、实用,制作容易,操作方便的优点。
在上述恒温反应瓶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放料口与所述主体的底部相连,从而更有利于反应过程中和反应完毕后的取料及放料等操作。
在上述恒温反应瓶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恒温介质入口位于所述夹层的底部。所述恒温介质出口位于所述夹层的上部。这样的设置更有利于恒温介质对反应瓶的加热和冷却,使反应瓶受热均匀,加热和冷却效率明显提高,升温和降温速度快,即可实现恒温反应、均匀的加热升温和冷却降温。
在上述恒温反应瓶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恒温介质为循环介质。如可采用循环泵,连接在反应瓶恒温夹层的恒温介质入口和恒温介质出口形成循环,控制恒温介质的温度。
在上述恒温反应瓶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恒温介质为水或油。尤其是采用水为恒温介质时,有利于恒温反应瓶的快速加热升温和冷却降温,能够在短时间地快速控制反应瓶温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将常规反应瓶与恒温夹套结合在一起,并在反应瓶主体底部增加了放料口,结构简单、实用,制作容易,可实现恒温反应、冷却降温、瞬间放料于一体,加热和冷却效率明显提高,且受热均匀,加热、冷却与取料等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实验效率高,实用价值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76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