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油井出砂的旋流除砂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7365.2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4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安文霞;臧鑫赫;谭艳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臧鑫赫 |
主分类号: | E21B43/38 | 分类号: | E21B43/3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13800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油井 除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油井出砂的旋流除砂器。
背景技术
油气井出砂是油田开采遇到的重要问题,油田部分井在生产过程中出砂,造成油层出砂,油管砂堵,导致油井减产或停产;且由于出砂可造成抽油泵阀座磨损而不密封,阀球点蚀,柱塞和泵缸拉伤,地面阀门失灵,油气井不得不停产进行设备维修或更换,影响了油井生产,造成成本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止油井出砂的旋流除砂器,它具有安装简便,价格低廉,能有效延长检泵周期的优点,对于出砂容易造成油井砂卡、砂堵的井,能有效提升治理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油井出砂的旋流除砂器,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为倒圆锥形除砂器,所述上壳体的上端外围设有进料口,所述上壳体的上表面中心设有出料口,所述下壳体包括圆柱和圆锥两个部分,所述下壳体的圆柱部分位于下壳体的圆锥部分的正上方,所述下壳体的圆柱部分的上端外围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连接口上,所述下壳体的正下方设有排砂口,所述排砂口上方设有排砂阀,所述上壳体内部上端设有细砂遮挡网。
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长度的比值为1:1.2。
所述下壳体的圆柱与圆锥的高度的比值为4:1。
所述上壳体的直径与下壳体的直径的比值为1:3。
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均是不锈钢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该装置的应用,凭借其安装简便,价格低廉,能有效延长检泵周期的优点,对于出砂容易造成油井砂卡、砂堵的井,能有效提升治理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油井旋流除砂装置结构简单,现场使用方便,便于进一步扩大推广应用范围。
3现场应用证明,旋流除砂装置减少了油井由于出砂造成砂卡、砂堵影响而停井,延长了油井的免修期,提高了原油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其中,1、进料口,2、下壳体,3、排砂阀,4、出料口,5、上壳体,6、进水口,7、排砂口,8、细砂遮挡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防止油井出砂的旋流除砂器,包括上壳体5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5为倒圆锥形除砂器,所述上壳体5的上端外围设有进料口1,所述上壳体5的上表面中心设有出料口4,所述下壳体2包括圆柱和圆锥两个部分,所述下壳体2的圆柱部分位于下壳体2的圆锥部分的正上方,所述下壳体2的圆柱部分的上端外围设有进水口6,所述进水口6通过管道连接到上壳体5与下壳体2之间的连接口上,所述下壳体2的正下方设有排砂口7,所述排砂口7上方设有排砂阀3,所述上壳体5内部上端设有细砂遮挡网8。
所述上壳体5与下壳体2的长度的比值为1:1.2。
所述下壳体2的圆柱与圆锥的高度的比值为4:1。
所述上壳体5的直径与下壳体2的直径的比值为1:3。
所述上壳体5和下壳体2均是不锈钢材料。
截至2009年10月底,采油厂共使用旋流除砂装置6井次,油井平均检泵周期由143天延长到了270天,平均单井减少作业次数1井次,共减少作业次数6次,减少维护作业费用30万元;累计增产原油156吨。
表1 应用效果统计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臧鑫赫,未经臧鑫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73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螺栓
- 下一篇:一种抽油机液压载荷摘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