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激光气体检测光路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7182.0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4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郭清华;张书林;龚忠强;孙世岭;于庆;莫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2B6/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39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激光 体检 测光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技术涉及一种激光气体检测光路模块,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基于一体化设计的激光气体检测光路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学检测模块一般采用测量电路与光路直接连接的结构形式,这样的设计不利于提高光路的防振能力,光路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差。而且现有光路模块中的光学元件摆入比较杂乱,导致整个光路模块结构比较复杂,体积不够小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振能力高,连接稳定可靠的基于一体化设计的激光气体检测光路模块。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的激光气体检测光路模块,包括光纤盘盒和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固定在光纤盘盒内。
进一步,所述光学元件包括激光器、光分束器、测量气室、参考气室、第一光电探测器、第二光电探测器、第一光纤适配器、第二光纤适配器、第三光纤适配器、第四光纤适配器、第五光纤适配器和光纤,激光器、第一光纤适配器、光分束器的第一输出端、第二光纤适配器、测量气器、第三光纤适配器、第一光电探测器通过光纤依次连接;第四光纤适配器、参考器室、第五光纤适配器和第二光电探测器通过光纤依次连接,第四光纤适配器与光分束器的第二输出端通过光纤连接。
进一步,所述光纤盘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与盒盖配合,所述盒盖中央上设置有一孔,盒体上设置有一凸台,该凸台在盒体与盒盖密封连接的时候穿过盒盖上的孔。
进一步,所述凸台的左边设置激光器,所述凸台的右边设置第一光电探测器和第二光电探测器,所述凸台的上方设置有两个光纤适配器,所述凸台的下方置有两个光纤适配器,所述凸台的下边靠近盒体边缘的位置设置有测量气室和参考气室,所述凸台的右边靠近盒体边缘的位置设置有一光纤适配器,在光纤适配器与光电探测器的中间设置光分束器,光分束器将激光器发出的光分成两束,两束光分别进入测量气室和参考气室,测量气室输出的光被第一光电探测器采集,参考气室输出的光被第二光电探测器采集。
进一步,所述测量气室采用透射式结构。
进一步,所述参考气室采用透射式结构。
进一步,所述参考气室内部灌封有浓度已知的气体,用于实现光电传感器测量时的自校准和自动补偿功能。。
进一步,所述光纤盘盒内设置有用于固定光纤的导槽或卡槽。
进一步,所述光纤盘盒内设置有用于固定光学元件的导槽或卡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光路模块与测量电路通过电气连接,实现了光路的一体化设计,能够提高光纤光路的防振能力,提高了光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便于批量化生产和后期维护。
2、将激光器、光电探测器、光分束器、光纤适配器和光纤通过光纤盘线盒结构整合在一起,使光路部分独立出来,结构紧凑、体积小。
3、设计的测量气室和参考气室采用透射式结构,以不锈钢件为主体,利用螺钉和螺纹配合来固定光纤准直器,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且易于装调。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各光学元件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的激光气体检测光路模块,包括光纤盘盒和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固定在光纤盘盒内。
所述光学元件包括激光器1、光分束器3、测量气室2、参考气室4、第一光电探测器61、第二光电探测器62、第一光纤适配器71、第二光纤适配器72、第三光纤适配器75、第四光纤适配器73、第五光纤适配器74和光纤,激光器1、第一光纤适配器71、光分束器3的第一输出端、第二光纤适配器72、测量气室2、第三光纤适配器75、第一光电探测器61通过光纤依次连接;第四光纤适配器73、参考气室4、第五光纤适配器74和第二光电探测器62通过光纤依次连接,第四光纤适配器73与光分束器3的第二输出端通过光纤连接。各光学器件可独立拆卸固定,更换方便。
所述光纤盘盒5包括盒体51和盒盖,盒体51与盒盖配合,所述盒盖中央上设置有一孔,盒体上设置有一凸台8,该凸台8在盒体51与盒盖密封连接的时候穿过盒盖上的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71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室内光缆
- 下一篇:一种双向石油平台管道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