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非对称缝隙的RFID标签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6669.7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0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唐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摩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22;H01Q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对称 缝隙 rfid 标签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RFID标签天线,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非对称缝隙的RFID标签天线。
背景技术
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由标签、读写器和后台主机组成.RFID标签由专用的IC芯片和一根连接在芯片两端上的天线构成.按使用的频率分类,RFID系统可分为低频、高频和超高频三个部分。在超高频(915MHz)标签天线设计.在RFID标签天线设计中,天线与芯片之间的阻抗匹配程度决定着RFID系统性能指标,标签小型化要求其天线小型化,标签天线小型化是标签设计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传统的超高频标签天线,如倒F型天线、折叠型偶极天线、折合振子天线、窗式振子天线等大多是半波振子的变形,长度约为波长的一半,此外这些天线与标签芯片的阻抗匹配不容易。
近年来,人们对超高频标签用领结天线、分形天线和对称弯折缝隙天线等进行了设计探讨,但它们的尺寸还是略显大,阻抗匹配程度不尽人满意.因此,为推广普及应用RFID技术,不断寻找新的结构形式、尺寸进一步缩减,并且能与标签芯片更好匹配的天线,其意义深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阻抗匹配性能强的一种基于非对称缝隙的RFID标签天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非对称缝隙的RFID标签天线,包括基片、金属片和馈电中心,所述金属片位于基片上表面,所述金属片上设置有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相交行成90度缝隙折角,所述馈电中心设置在所述第一缝隙的靠近所述金属片边缘的端部。
具体地,所述第一缝隙与所述第二缝隙均为矩形。
具体地,所述第一缝隙长度为33.5mm,宽度为2mm,所述第二缝隙长度为11mm,宽度为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基于非对称缝隙的RFID标签天线,匹配性能优于对称弯折缝隙天线,尺寸比对称弯折缝隙天线的小,大大降低了标签的生产成本,便于将标签芯片与天线集成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片,2-金属片,3-馈电中心,4-第一缝隙,5-第二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基于非对称缝隙的RFID标签天线,包括基片1、金属片2和馈电中心3,金属片2位于基片1上表面,还包括第一缝隙4和第二缝隙5,第一缝隙4第二缝隙5位于金属片2上,第一缝隙4和第二缝隙5交行成90度缝隙折角,馈电中心3设置在第一缝隙4的靠近金属片2边缘的端部。
第一缝隙4与第二缝隙5均为矩形;第一缝隙4长度为33.5mm,宽度为2mm,第二缝隙5长度为11mm,宽度为2mm。
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非对称缝隙的RFID标签天线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带这样的RFID标签天线的电子标签置于与其兼容的读写器读写范围内,读写器天线发射出电磁波能量和信息,RFID标签天线接收读写器发来的能量与信息,使标签芯片按照指令工作,促使RFID标签天线将要回应的信息发射出去,读写器天线再接受此回应来的信息,这样,读写器和电子标签就可以交换信息,从而达到射频识别的目的。
非对称直缝隙天线的阻抗随缝隙的增长而增大,虚部与实部都可达几百欧姆以上,并且虚部为感抗,由于标签芯片的阻抗虚部为容抗,根据共辄匹配原则不需要特别调整,这样的非对称缝隙天线就能与标签芯片直接相连匹配,因此可以极大地降低标签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摩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摩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66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卧式铣镗床
- 下一篇:一种水洗式球段分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