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发式空气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6597.6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7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林华君;卢成海;彭春晖;张祥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兢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8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发 空气冷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发式空气冷却器。
背景技术:
蒸发式冷却器(又称环保空调,节能环保空调,冷风机,冷气机,水冷空调, 水帘冷风机,湿帘冷风机)是一种集降温、换气、防尘、除味于一身的蒸发式降温换气机组。是用循环水泵不间断地把水箱内的水抽出,并通过布水系统均匀地喷淋在蒸发过滤层上,室外热空气进入蒸发降温介质,在蒸发降温介质CELdek(特殊材料的蜂窝状过滤层,让降温效果更理想)内与水充分进行热量交换,加水蒸发吸热而降温的清凉、清洁的空气由低噪音风机加压送入室内,使室内的热空气排到室外,从而达到室内降温的目的。目前传统蒸发冷风机制冷温差取决于蒸发降温介质,降温幅度越大,蒸发降温介质的成本越高,而且降温的幅度也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发式空气冷却器,该蒸发式空气冷却器不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而且有利于实现空气的深度冷却。
本实用新型蒸发式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交错设置的第一、第二制冷通道,所述第一制冷通道依次包括有第一进风口、第一通道湿帘、板式热交换器、第一离心风机和第一排风口;所述第二制冷通道依次包括有第二进风口、第二离心风机、板式热交换器、第二制冷通道湿帘和第二排风口。
上述第一离心风机和第二离心风机均为后倾式离心风机。
上述第二进风口处设有空气过滤网和防尘网。
上述第一制冷通道和第二制冷通道垂直交错设置。
上述第一、二通道湿帘上方设有水分布器,下方设有储水箱。
上述第一排风口连接有往高位排风的一级排风管道。
本实用新型蒸发式空气冷却器的空气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式空气冷却器包括交错设置的第一、第二制冷通道,所述第一制冷通道依次包括有第一进风口、第一通道湿帘、板式热交换器、第一离心风机和第一排风口;所述第二制冷通道依次包括有第二进风口、第二离心风机、板式热交换器、第二制冷通道湿帘和第二排风口,所述热空气进入第一进风口、第一通道湿帘后实现第一通道内空气的降温,同时湿度提高,经过热传递,使板式热交换器降温;在第二制冷通道中,热空气进入第二进风口、第二离心风机、板式热交换器后使空气第一次降温,而湿度不变;然后进入第二制冷通道湿帘,使空气温度第二次降温,同时湿度提高。
上述第一离心风机和第二离心风机均为后倾式离心风机。
上述第二进风口处设有空气过滤网和防尘网。
上述第一制冷通道和第二制冷通道垂直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进入第二制冷通道的空气通过板式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及湿帘后产生二级蒸发制冷,使热空气降温效果更明显。
本实用新型蒸发式空气冷却器与传统“蒸发式空气冷却器”的降温举例,
如室外温度:35℃;湿度:30%两设备出风量4000立方米/每小时,
传统“蒸发式空气冷却器”:降温后的出风口温度24.2℃;湿度:85% 总显热制冷量为14.6(kW)。
本实用新型蒸发式空气冷却器降温后的第二排风口温度17.6℃;湿度:87%总显热制冷量为23.6(kW)。
以上数据均为测试得出,制冷量计算得出。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显著优点:
1、节能:每小时耗电量仅 0.4-1 度,运行成本低,耗电量只有传统压缩机空调的 1/8-1/6 。
2、环保:无氟利昂,集除味、换气、通风、降温、调节温度、湿度于一体。
3、降温效果明显:一般可达 15℃ -25 ℃的降温效果,且降温迅速。
4、投资少、效果大(可以节省中央空调 80% 的投资款)。
5、使用场所可以不闭门窗,可确保空气流通,增加空气中的含氧量。
6、在干燥地区能适当调节空气湿度,提高舒适性。在纺织业、针织也中能减少断纱,提高产品合格率。
7、安装便捷、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面图;
图5是图3的B-B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7是传统蒸发式空气冷却器的降温对应表;
图8是本实用新型蒸发式空气冷却器的降温对应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兢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兢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65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