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内部强制散热功能的密封电子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5682.0 | 申请日: | 201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1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孟立庄;陶忠;杨少康;王涛;赵建钊;石欣;刘亚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K5/06 | 分类号: | H05K5/06;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内部 强制 散热 功能 密封 电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机载稳瞄光电吊舱设备中的电子舱,尤其涉及一种采用集成一体化设计、带有内部强制散热功能的密封电子舱。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机载稳瞄光电吊舱设备中,电子舱与光电转塔被设计成两个独立单元,电子舱安装在载机内部,两者之间依靠互连电缆连接工作,设计电子舱时不用考虑防雨要求,电子舱的外形通常为长方体,其主要依靠外置风机散热。随着机载设备种类的增多,载机对光电设备的重量要求、空间要求越来越苛刻,因此,现在很多机载稳瞄光电吊舱设备中电子舱通常与光电转塔采用集成一体化设计,此时电子舱在工作时很有可能处于外露状态,考虑到电磁兼容、防尘、防雨等要求,电子舱整体应采取密封设计,其依靠外置散热风机散热已不适用。目前集成一体化设计的电子舱大多采用被动散热方式散热,如图1所示,其仅仅依靠电子舱内的各个电路板2自身的散热板将热量传导至电子舱外壳1散热,然而,由于电子舱内的电路板信息处理量越来越大、集成度越来越高,导致电路板发热量越来越大,这种被动散热方式对于需要经常在高温下工作的密封电子舱来说,还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电路板与电子舱外壳之间接触面积有限,导致散热效率低下,致使一些发热量大的电路板及电子元器件很快就会进入高温保护状态,不能长时间保持正常工作;(2)加速电子元器件性能退化,易导致电子舱内电路板及电子元器件的损坏,降低电路板及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采用集成一体化设计的机载稳瞄光电吊舱设备提供一种带有内部强制散热功能的密封电子舱,以保证其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电路板、壳体、左侧板、右侧板、盖板、底板、多个散热风机、母板电路板、电缆插座和密封胶条。所述壳体为两端敞口且一侧带有切平面的圆柱筒,两端敞口周边各设有安装法兰,上端安装法兰的上端面设有密封槽,切平面上上设有数个过孔,壳体内腔的下端设有圆环沉台,圆环沉台的下端面设有密封槽,壳体内腔的两侧设有对称的两组安装突条;所述左侧板的板面一侧设有多个平行的突起条,相邻突起条之间的空间为插槽且插槽底部设有多个矩形通孔;所述右侧板与左侧板结构形式相同;左侧板固连在一组安装突条上,右侧板固连在另一组安装突条上,且左侧板和右侧板上的突起条均面向壳体中心;一部分散热风机位于壳体与左侧板之间且与左侧板固连,另一部分散热风机位于壳体与右侧板之间且与右侧板固连;所述母板电路板与左侧板、右侧板的底部固连;所述电缆插座安装在壳体上的过孔处;所述多块电路板的两侧端一一对应插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相应插槽中,各电路板与母板电路板之间通过接插件互连,母板电路板与电缆插座之间通过电缆互连;所述密封胶条分别安装在所述上端安装法兰和所述圆环沉台的密封槽内;所述底板与所述圆环沉台的下端面固连;所述盖板与所述上端安装法兰的上端面固连。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特点是,由于电路板插入式固定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突起条之间的插槽内,且插槽底部设有多个矩形通孔,因此,当散热风机工作时,气流可以通过矩形通孔直接吹到电路板表面;同时壳体的圆柱形内腔也有利于形成气流循环,使得密封电子舱内部热量得以充分接触壳体,并最终通过壳体将热量导出。可以说。本实用新型密封电子舱相对传统电子舱的散热效率大幅提升,因而在高温工作环境下能够保证密封电子舱自身工作的稳定性,由此也提高了电子舱的温度适应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传统被动散热方式的电子舱示意图。
图2a、图2b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立体示意图和剖视图。
图3a、图3b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立体示意图和剖视图。
图4a~图4c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中左侧板的仰视图、主视图和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盖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底板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根据图2a、图2b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包括多块电路板2、壳体3、左侧板4、右侧板5、盖板6、底板7、四个散热风机8、母板电路板9、电缆插座10、密封胶条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未经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56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拼装机柜及可扩容的机柜
- 下一篇:电器装置塑料壳体的一体式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