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卡外壳及智能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5544.2 | 申请日: | 201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9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良;邱侠;齐祖旭;谢达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万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 | 分类号: | G06K19/0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陆军 |
地址: | 3141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卡 外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卡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卡外壳及智能卡。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化建设发展,会员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的会员卡一般都具备自动识别功能,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实现会员身份等信息的自动读取,现有会员卡技术主要包括:
(1)条码会员卡:即将客户ID编成条码印制在卡片上,通过条码阅读器读取会员卡上的条码,实现会员ID识别功能。这种会员卡成本低,不容易损坏,但是功能单一,很容易复制,安全性很差。
(2)磁条会员卡:即会员卡上有一个磁条区域,记录会员信息,通过磁卡读卡器读取数据,相比条码会员卡,这种会员卡能够记录更多信息,但是磁条区域容易损坏,寿命低。
(3)IC会员卡:即智能会员卡,将大规模集成电路(或芯片)集成在普通卡片中。相比磁条会员卡,IC会员卡能够存储更多数据,保密好,难以伪造和窃用。IC会员卡又分为接触式IC卡和非接触式IC会员卡,前者需要与读卡器接触才能实现信息读取;后者利用RFID等技术实现短距离非接触读取,后者更加方便,应用面更广。
然而,上述智能卡中用于装载集成电路和天线的外壳多通过前后盖边缘的卡扣实现固定,该固定结构不仅对加工精度要求较高,而且比较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智能卡固定结构加工精度高、容易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卡外壳及智能卡。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卡外壳,包括相扣的前盖和后盖,所述前盖上与后盖相扣的一侧设有第一扣件,且该第一扣件为垂直于前盖的中空柱体;所述后盖上与前盖相扣的一侧设有与第一扣件对应的第二扣件,且该第二扣件为垂直于后盖的中空柱体;所述第一扣件的内壁尺寸与第二扣件的外壁尺寸匹配,且在所述后盖扣合到前盖时,所述第二扣件卡入第一扣件的内壁。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卡外壳中,所述第二扣件上设有多个垂直于后盖的缝隙;所述第一扣件的内壁设有多个与第二扣件的缝隙对应的凸棱。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卡外壳中,所述前盖和后盖相扣的一侧分别设有定位柱和定位孔,所述定位柱在后盖扣合到前盖时插入定位孔;所述前盖和后盖相扣的一侧的边缘分别设有凸边和凹槽,所述凸边在前盖扣合到后盖时插入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卡外壳中,所述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分别设于前盖和后盖的四角。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卡外壳中,所述前盖的正面设有凹框;所述后盖上设有盖孔及以旋转方式卡接到所述盖孔的电池盖。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智能卡外壳,包括相扣的前盖和后盖,所述后盖上与前盖相扣的一侧设有第一扣件,且该第一扣件为垂直于后盖的中空柱体;所述前盖上与后盖相扣的一侧设有与第一扣件对应的第二扣件,且该第二扣件为垂直于前盖的中空柱体;所述第一扣件的内壁尺寸与第二扣件的外壁的尺寸匹配,且在所述前盖扣合到后盖时,所述第二扣件的外壁卡入第一扣件的内壁。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卡外壳中,所述第二扣件上设有多个垂直于前盖的缝隙;所述第一扣件的内壁设有多个与第二扣件的缝隙对应的凸棱。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卡外壳中,所述前盖和后盖相扣的一侧分别设有定位柱和定位孔,所述定位柱在后盖扣合到前盖时插入定位孔;所述前盖和后盖相扣的一侧的边缘分别设有凸边和凹槽,所述凸边在前盖扣合到后盖时插入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卡外壳中,所述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分别设于前盖和后盖的四角。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智能卡,包括如上所述的智能卡外壳及安装在所述智能卡外壳之间的非接触式IC卡芯片、天线、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卡外壳及智能卡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相扣实现前盖与后盖的扣合,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卡外壳实施例的前盖扣合侧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卡外壳实施例的后盖扣合侧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第一扣件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第二扣件的示意图。
图5是前盖、后盖扣合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万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万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55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