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袋薄膜的张力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5509.0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7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元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洲泰轻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3/26 | 分类号: | B65H23/26;B31B1/74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陈贞健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张力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制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袋薄膜的张力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塑料薄膜制袋工艺中,常常会采用拉伸、转向、烫合和分切等加工工序,在整个工艺流程中均会遇到薄膜张力突变,或者拉伸及伺服电机驱动的牵引橡胶辊弹性打滑等现象的发生,最终造成印刷图案和烫刀位置偏移,即间断式色标图案不在上、下烫刀的中心线位置,这时就需要调整感应装置位置,其缺点是:
1)易损耗,浪费大;
2)操作调难度大,需要操作员工有丰富的现场调试经验;
3) 需要移动多组烫刀并且多组烫刀要互相重合;
4)效率低,浪费和操作难度相应加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传统技术存在的弊端,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制袋薄膜的张力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制袋薄膜的张力控制装置,包括牵引组辊、传感装置和张力控制机构,所述的牵引组辊为上下相切设置,下辊为主动轮,上辊为被动轮,二者均由铁质芯辊包覆橡胶层制成,设置于传感装置的前方;
所述传感装置包括可移动机架、传动组辊、光电传感器,传动组辊为上下之字形设置,分别置于塑料薄膜的上下两侧,其中光电传感器与一传动下辊为上下相切设置;
所述张力控制机构包括升降滚筒、偏心轴轮和联动板,偏心轴轮和升降滚筒为上下相切设置,偏心轴轮为主动轮,升降滚筒被设置于联动板上由螺栓连接。
所述的光电传感器为彩色光电传感器。
通过该实用新型所述的简单构造,能够调整薄膜色标图案的相对位置,使带图案的塑料薄膜向前或向后与烫刀部位重合。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克服了传统调整方法中效率低下、易损耗等问题,具有以下优点:
1)成品率高,损耗小,节约成本;
2) 操作简单,员工不需要丰富的经验;
3)不需要移动多组烫刀;
4)效率高,机器运转速度快;
5)微调整迅速、便捷。
以下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目的、功效,以及结构组态,列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传统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调整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调整后)示意图;
其图中:1-牵引组辊;2-光电传感器;3-升降滚筒;4-偏心轴轮;5-联动板;6-上烫刀;7-下烫刀;8-整体移动齿轮;9-齿条;10-机身;11-塑料薄膜;12-色标;13-可移动机架;14-传动下辊;15-传动上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及说明书附图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按照图2所示,牵引组辊1牵引塑料薄膜11向前移动,在拉伸薄膜遇到张力突变,或者伺服电机驱动的牵引辊打滑等因素造成印刷图案12和上(调整前)烫刀6和下烫刀7不重合时。即当塑料薄膜图案色标12经过烫刀时,偏离烫刀上6和烫刀7中心线,如果不加以纠正,会造成切割偏差,产生残次品。
传统技术中会调整感应装置位置,并移动多组烫刀,使得烫刀上6和烫刀7中心线对准塑料薄膜色标图案12,但该种方法困难度较大,且移动多组烫刀多有不便。
在本实用新型中,即利用转动偏心轴轮4,通过联动板5,带动升降滚筒3,通过偏心轴轮4的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调整L2和L3的升降距离。升降滚筒3的升降距离会影响到塑料薄膜垂直方向上的位移,通过调整升降滚筒3的升降距离,使得塑料薄膜印刷图案向前或向后移动,从而达到调整色标图案位置的目的。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调整后的效果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的结构变化,只要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洲泰轻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洲泰轻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55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