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能动力电池的负极极片与隔膜的组合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5447.3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0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程建聪;汪锡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普益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4 | 分类号: | H01M2/14;H01M2/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能 动力电池 负极 隔膜 组合 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能动力电池的部件,特别涉及一种高能动力电池的负极极片与隔膜的组合部件。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锂动力电池以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安全性好、重量轻、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无污染等特点,逐渐成为电动汽车、中大型储能产品使用的新能源动力。
目前,动力电池工艺为叠片型动力电池,叠片工艺为Z型叠片,就是一片整张隔膜通过Z型折叠中分别插入正极片和负极片,此种技术制作的动力电池对隔膜要求过高,隔膜的收缩容易卷起正负极片,和正负极片之间的隔膜褶皱,及负极掉粉在电池内部中,以上会造成电池使用寿命缩短和安全使用,并能提高动力电池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能动力电池的负极极片与隔膜的组合部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能动力电池的负极极片与隔膜的组合部件,包括:第一隔膜、负极极片、第二隔膜,所述的第一隔膜及第二隔膜边缘部相互粘接成一体的隔膜袋,所述的隔膜袋中部为具有空隙的包封部,所述的负极极片设置于所述的包封部中。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能动力电池的负极极片与隔膜的组合部件中,所述的隔膜为PP隔膜。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能动力电池的负极极片与隔膜的组合部件中,所述的隔膜厚度为:25微米。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能动力电池的负极极片与隔膜的组合部件中,所述的第一隔膜与第二隔膜的形状大小一致。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能动力电池的负极极片与隔膜的组合部件中,所述的第一隔膜的面积与第二隔膜的面积均比所述的负极极片的面积大:4~6平方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高能动力电池的负极极片与隔膜的组合部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一种隔膜袋将电池的负极片放入隔膜袋中,组成一个整体,杜绝Z型叠片中出现的隔膜的收缩、隔膜的褶皱及负极掉粉等现象影响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能动力电池的负极极片与隔膜的组合部件的侧面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能动力电池的负极极片与隔膜的组合部件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给出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实用新型内容所作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与调整,也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高能动力电池的负极极片与隔膜的组合部件10,包括:第一隔膜1、负极极片2、第二隔膜3。
第一隔膜1及第二隔膜3边缘部相互粘接成一体的隔膜袋,所述的一体的隔膜袋中部为具有空隙的包封部,所述的负极极片2设置于所述的包封部中。
其中,第一隔膜1及第二隔膜3均为单层PP隔膜,厚度为25μm较佳,面积尺寸比负极极片2大4~6平方mm。
请参阅图2,本技术方案中的组合部件10制作过程为:
首先将第一隔膜1、负极极片2、第二隔膜3放入治具中,将第一隔膜1及第二隔膜3折叠,把负极极片2包覆,通过使用120度的温度将2片隔膜的边融合在一起,形成隔膜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能动力电池的负极极片与隔膜的组合部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一种隔膜袋将电池的负极片放入隔膜袋中,组成一个整体,杜绝Z型叠片中出现的隔膜的收缩、隔膜的褶皱及负极掉粉等现象影响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普益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普益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54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流蓄电池极柱端子漏液报警器
- 下一篇:蓄电池二次防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