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FFC连接器接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4860.8 | 申请日: | 201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7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尹小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宝瑞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8 | 分类号: | H01R13/648;H01R13/659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ffc 连接器 接地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FFC连接器接地结构。
背景技术
FFC(Flexible Flat Cable,柔性扁平电缆)是一种用PET绝缘材料和极薄的镀锡扁平铜线,通过高科技自动化设备生产线压合而成的新型数据线缆,具有柔软、随意弯曲折叠、厚度薄、体积小、连接简单、拆卸方便、易解决电磁屏蔽(EMI)等优点。FFC可以任意选择导线数目及间距,使联线更方便,大大减少电子产品的体积,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最适合于移动部件与主板之间、PCB板对PCB板之间、小型化电器设备中作数据传输线缆之用。FFC广泛应用于各种打印机打印头与主板之间的连接,绘图仪、扫描仪、复印机、音响、液晶电器、传真机、各种影碟机等产品的信号传输及板板连接。在现代电器设备中,几乎无处不在。
现有的FFC接地方式采用的是连接器的压接铁壳与FFC线材的屏蔽层压接的方式接地,这种接地方式是搭接式结构,压接铁壳需通过导电胶与FFC线材的屏蔽层导通,接触不稳定且接触阻抗过大,接地效果不好,EMI效果较差,且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地和EMI效果好、接触稳定、接触阻抗较小、生产效率高的FFC连接器接地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FFC连接器接地结构,包括有连接器、表面设有屏蔽层的FFC线材、连接在所述连接器上的压接铁壳,所述FFC线材的端部夹设在所述压接铁壳与所述连接器之间,所述压接铁壳与所述FFC线材连接的内侧面上凸伸有刺破针脚,所述刺破针脚刺破所述FFC线材的屏蔽层表面并与所述屏蔽层接触。
较佳地,所述刺破针脚是在所述压接铁壳上一体冲压弯折成型。
较佳地,所述压接铁壳上冲压刺破针脚的位置形成冲压孔。
较佳地,所述冲压孔为矩形孔。
较佳地,所述刺破针脚有多根,多根所述刺破针脚分布在压接铁壳靠近前后两侧的位置。
较佳地,所述压接铁壳的左右两侧分别凸伸有插脚,所述插脚插接在所述连接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有连接器、表面设有屏蔽层的FFC线材、连接在连接器上的压接铁壳,FFC线材的端部夹设在压接铁壳与连接器之间,压接铁壳与FFC线材连接的内侧面上凸伸有刺破针脚,刺破针脚刺破FFC线材的屏蔽层表面并与屏蔽层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压接铁壳的刺破针脚刺破FFC线材的屏蔽层表面与屏蔽层接触导通,接触稳定,接触阻抗较小,接地和EMI效果好,保证产品质量;同时采用刺破式方式可省去贴导电胶及搭接工艺,生产效率高,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接铁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请参照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连接器1、表面设有屏蔽层的FFC线材2、连接在所述连接器1上的压接铁壳3,所述FFC线材2的端部夹设在所述压接铁壳3与所述连接器1之间,所述压接铁壳3与所述FFC线材2连接的内侧面上凸伸有刺破针脚31,所述刺破针脚31刺破FFC线材2的屏蔽层表面并与所述屏蔽层接触。
所述刺破针脚31是在所述压接铁壳3上一体冲压弯折成型,加工方便。所述压接铁壳3上冲压刺破针脚31的位置形成冲压孔32,所述冲压孔32为矩形孔,加工容易。所述刺破针脚31有多根,多根所述刺破针脚31分布在压接铁壳3靠近前后两侧的位置,提高与FFC线材2的屏蔽层的接触稳定性。
所述压接铁壳3的左右两侧分别凸伸有插脚33,所述插脚33插接在所述连接器1上,使得所述压接铁壳3与所述连接器1连接稳固,且装拆方便。
本实用新型通过压接铁壳3的刺破针脚31刺破FFC线材2的屏蔽层表面与屏蔽层接触导通,接触稳定,接触阻抗较小,接地和EMI效果好,保证产品质量;同时采用刺破式方式可省去贴导电胶及搭接工艺,生产效率高,节省成本。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宝瑞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宝瑞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48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载机辅助移动大循环式机巷超前支护支架
- 下一篇:一种悬挂式吊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