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余收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4088.X | 申请日: | 201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5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肖保土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保土 |
主分类号: | A47G19/30 | 分类号: | A47G19/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余收集容器。
背景技术
以往盛装茶余用的容器,大部分是一般桶体,配合一般盖体的盖合,由于茶余中都会带有许多水分,当其放置在一般桶体内,经过一段时间便会产生腐败,使茶余不仅产生极为恶心的黏稠液,而且还会发出令人扑鼻的恶臭,甚至滋生蚊虫:当泡茶、饮茶时的茶盘上排水管的茶水排出的集水容器,大多仅以水桶收集,经常因排水管掉出水桶,造成地面湿滑,使用上也有不便的地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当密闭的茶余容器与可做茶盘排水管定位的集水桶的多功能茶余收集器。
本实用新型主要设有桶体、沥水桶及上盖组成,其中桶体上设有开口与提把;沥水桶是设于桶体开口内,该沥水桶底部设有沥水孔,而上方设有提把;上盖,是盖合于桶体的开口上,该上盖上设有通孔与塞体,而塞体设有插入面与贴合面。
使用时,当使用于茶余置放时,即可将茶余置入沥水桶内,而茶余的水分即可由沥水孔掉落桶体内,进而达到茶余水分分离的目的。
有益效果为:当使用于泡茶的茶盘集水桶时,将上盖上的塞体拉出通孔,再将茶盘上的排水管A穿入上盖的通孔内,使茶盘上的水可排入桶体内,而茶壶内的茶叶取出换新时,将取出的茶叶置于沥水桶内将水分沥干,可达到收集茶盘的茶水与沥干茶叶的双重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爆炸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设有桶体1、沥水桶2及上盖3组成,其中桶体1上设有开口10与提把11;沥水桶2是设于桶体1开口10内,该沥水桶2底部设有沥水孔20,而上方设有提把21;上盖3,是盖合于桶体1的开口10上,该上盖3上设有通孔30与塞体31,而塞体31设有插入面310与贴合面311。
使用时,当使用于茶余置放时,即可将茶余置入沥水桶2内,而茶余的水分即可由沥水孔20掉落桶体1内,进而达到茶余水分分离的目的。
当使用于泡茶的茶盘集水桶时,将上盖3上的塞体31拉出通孔30,再将茶盘上的排水管A穿入上盖3的通孔30内,使茶盘上的水可排入桶体1内,而茶壶内的茶叶取出换新时,将取出的茶叶置于沥水桶2内将水分沥干,可达到收集茶盘的茶水与沥干茶叶的双重目的。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保土,未经肖保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40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式的测温烧烤铁叉
- 下一篇:一种沏茶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