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加工复合型保温材料的成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3750.X | 申请日: | 201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3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林清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32B37/10 | 分类号: | B32B37/1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王树镛 |
地址: | 318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加工 复合型 保温材料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复合型保温材料的成型机。
背景技术
墙的功能除承重、防潮和防冷风侵袭外,最大功能就是保温。墙壁的失热仅次于屋顶,为了保证舍内环境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必须加强墙体的保温设计。现有的保温措施一般有安装保温板,当然,也可以是复合型保温材料等等方式,这几种保温方式都具有明显的保温作用,而复合型保温材料是由若干层材料层组合辊压而成,然而,目前对复合型保温材料的辊压一般都是普通的辊压机,复合型保温材料一般都要求具有平整的特性,在现有的复合型保温材料的生产中,一般多是先进行厚度测试,然后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抽样检测,该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生产要求,但是该方案至少存在以下缺陷:1、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无形中增加了成本;2、不能实时有效地进行生产监督,生产存在漏洞;3、自动化程度低,不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成本低,能实时有效地的进行生产监督,自动化程度高的用于加工复合型保温材料的成型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用于加工复合型保温材料的成型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上下对应设置的上辊筒和下辊筒,所述的上辊筒和下辊筒之间留有成型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测量复合型保温材料成品厚度的厚度传感器,在机架上还设有能驱动所述的上辊筒或下辊筒垂直上下移动的动力机构,所述的动力机构与厚度传感器相连,且当厚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实际厚度与设定的厚度不相符时所述的动力机构驱动所述的上辊筒或下辊筒垂直上下移动。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降低了成本,另外,其可以实时有效地的进行生产监督,保证产品的质量,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
在上述的用于加工复合型保温材料的成型机中,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上辊筒两端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的第一电机与上辊筒之间通过第一传动结构相连,所述的第二电机与上辊筒之间通过第二传动结构相连。
在上述的用于加工复合型保温材料的成型机中,所述的第一传动结构和第二传动结构均为齿轮传动式连接结构。
在上述的用于加工复合型保温材料的成型机中,所述的第一传动结构包括第一齿条和固定在第一电机动力输出轴上且与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的第一齿条一端与机架固连,另一端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的第一轴承套在上辊筒的一端。
在上述的用于加工复合型保温材料的成型机中,所述的第二传动结构包括第二齿条和固定在第二电机动力输出轴上且与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二齿条一端与机架固连,另一端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的第二轴承套在上辊筒的另一端。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用于加工复合型保温材料的成型机的优点在于:设计更加合理,不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降低了成本,另外,其可以实时有效地的进行生产监督,保证产品的质量,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架1、成型间隙1a、上辊筒11、下辊筒12、厚度传感器2、第一电机31、第二电机32、第一齿条3a、第一齿轮3b、第一轴承3c、第二齿条3e、第二轴承3d、第二齿轮3f。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用于加工复合型保温材料的成型机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设有上下对应设置的上辊筒11和下辊筒12,所述的上辊筒11和下辊筒12之间留有成型间隙1a,在机架1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测量复合型保温材料成品厚度的厚度传感器2,在机架1上还设有能驱动所述的上辊筒11或下辊筒12垂直上下移动的动力机构,所述的动力机构与厚度传感器2相连,且当厚度传感器2检测到的实际厚度与设定的厚度不相符时所述的动力机构驱动所述的上辊筒11或下辊筒12垂直上下移动。显然,本实施例设计更加合理,不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降低了成本,另外,其可以实时有效地的进行生产监督,保证产品的质量,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
具体地说,本实施例的动力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上辊筒11两端的第一电机31和第二电机32,所述的第一电机31与上辊筒11之间通过第一传动结构相连,所述的第二电机32与上辊筒11之间通过第二传动结构相连。优化方案,这里的第一传动结构和第二传动结构均为齿轮传动式连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37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