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简易多功能同线电话转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3538.3 | 申请日: | 201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1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石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九鼎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0 | 分类号: | H04M1/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多功能 电话 转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线电话机附属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简易多功能同线电话转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许多场合,一根电话外线并接多部电话,虽然利用率高,但保密性太差;且现有技术中的转接装置结构复杂,接线麻烦,采用元件较多,因此,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简易多功能同线电话转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整流电路、稳压管、发光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电容和可控硅,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的第一端同时与电话外线的一端、电话机的第一端和所述外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的第二端与所述电话机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稳压管的负极、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可控硅的负极连接,所述可控硅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稳压管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可控硅的控制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以最少的元器件就能实现防窃听转接,用电话时先摘机者有优先权,后摘机者无声;接电话时两部电话同时振铃,先摘机者在优先权,后摘机者无声,通话时两部电话机相互保密,且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并接的分机数量多,电路体积更为小巧,装置接外线时不必分正负,安装连线更简单,工作时对外线的影响小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包括整流电路DR、稳压管DW、发光二极管LED、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电容C和可控硅VS,整流电路DR的输入端的第一端同时与电话外线WX的一端、电话机DH的第一端和外线WX的另一端连接,整流电路DR的输入端的第二端与电话机DH的第二端连接,整流电路DR的正极输出端同时与稳压管DW的负极、发光二极管LED的正极和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整流电路DR的负极输出端同时与电容C的第一端和可控硅VS的负极连接,可控硅VS的正极同时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稳压管DW的正极、发光二极管LED的负极和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可控硅VS的控制端同时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和电容C的第二端连接。
如图1所示:整流电路DR在电路中作为极性转换电路,使接外线时不必分正负,静态时,各分机挂线,线路相当于直流断路,故可控硅VS截止;图中只画出了一部分电路,实际使用时可如此并接多部分机。当有电话呼入时,交流铃流电压击穿稳压管DW,并通过第二电阻R2触发可控硅VS使之导通,电话振铃。设甲话机先摘机,则由甲话机构成可控硅VS的直流通路,可控硅VS使一直维持导通状态,同时发光二极管LED点亮,指示摘机状态。甲话机摘机后,外线WX之间电压由60V降到约10V,其它分机的可控硅因稳压二极管无法击穿故维持截止状态,故摘机也无效。各分话机要使用时,先摘机者可控硅VS先导通,先占用线路,而使其它分话机处于封锁状态(无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九鼎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九鼎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35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