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和料烘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2687.8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3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唐学鑫;陈庆;张安民;付龙虎;肖燕;周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26B11/14 | 分类号: | F26B11/14;F26B23/10;F26B2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600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烘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干机,尤指一种自动和料烘干机。
背景技术
需要长时间烘干才能达到要求的物料,一般采用静置烘干,比如用烘箱烘干。对小颗粒散料静置烘干的过程中,还需要人工多次和料,以提高烘干效果。如果需要烘干的小颗粒散料有毒或易燃易爆,则人工和料的过程十分危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需要长时间烘干的有毒或易燃易爆的小颗粒散料,在静置烘干过程中存在人工和料的危险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和料烘干机,避免了人工和料,从本质上保证了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设计的自动和料烘干机包括烘箱盖、烘箱体、圆盘、盘管、进料管、出料口、出气口、支脚、锥形封头、减速机、转轴、和料块及连接杆,锥形封头连接在烘箱体下部,出料口设于锥形封头底部,支脚焊接于锥形封头上,减速机和出气口设于烘箱盖上,进料管伸入烘箱体内的一端位于圆盘中上部,圆盘安装在盘管上面,连接杆联接在转轴上,每根连接杆上装有若干和料块,各和料块均与其相联的连接杆倾斜,所有和料块在圆盘半径上均布。
本实用新型实现烘干自动和料的原理是:盘管内通有加热介质,物料通过进料管被输送到圆盘中部,由于和料块与其相联的连接杆倾斜(倾斜角度的大小需要根据所烘物料的物理性质而定),减速机通过转轴、连接杆带动和料块转动,就可以把物料均布在圆盘表面。完成布料后,减速机停止转动,物料静置在圆盘上烘干。需要和料时,减速机按与布料时相反的转动方向转动,和料块就将物料向圆盘中部聚拢,然后减速机按布料时的转动方向转动,则物料又被均布在圆盘表面,重新完成布料。物料被聚拢和再均布的过程中,和料就完成了。烘干完成后,减速机按布料时的转动方向转动,物料就可被和料块推出圆盘,再通过锥形封头从出料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自动和料,可安全高效地对有毒或易燃易爆的小颗粒散料进行烘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中1.圆盘,2.和料块,3.连接杆,4.进料管,5.烘箱盖,6.减速机,7.转轴,8.出气口,9.烘箱体,10.盘管,11.支脚,12.锥形封头,13.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图2中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烘箱盖(5)、烘箱体(9)、圆盘(1)、盘管(10)、进料管(4)、出料口(13)、出气口(8)、支脚(11)、锥形封头(12)、减速机(6)、转轴(7)、和料块(2)及连接杆(3),锥形封头(12)连接在烘箱体(9)下部,出料口(13)设于锥形封头(12)底部,支脚(12)焊接于锥形封头(12)上,减速机(6)和出气口(8)设于烘箱盖(5)上,进料管(4)伸入烘箱体(9)内的一端位于圆盘(1)中上部,圆盘(1)安装在盘管(10)上面,连接杆(3)联接在转轴(7)上,每根连接杆(3)上装有若干和料块(2),各和料块(2)均与其相联的连接杆(3)倾斜,所有和料块(2)在圆盘(1)半径上均布。
工作时,盘管(10)内通有加热介质,物料通过进料管(4)被输送到圆盘(1)中部,由于和料块(2)与其相联的连接杆(3)倾斜,倾斜角度的大小由所烘物料的物理性质而定,减速机(6)通过转轴(7)、连接杆(3)带动和料块(2)转动,就可以把物料均布在圆盘(1)表面。完成布料后,减速机(6)停止转动,物料静置在圆盘(1)上烘干。需要和料时,减速机(6)按与布料时相反的转动方向转动,和料块(2)就将物料向圆盘(1)中部聚拢,然后减速机(6)再按布料时的转动方向转动,则物料又被均布在圆盘(1)表面,重新完成布料。物料在被聚拢和再均布的过程中,就完成了和料。烘干完成后,减速机(6)按布料时的转动方向转动,物料就被和料块(2)推出圆盘(1),再通过锥形封头(12)从出料口(13)排出。
毫无疑问,支脚(11)也可焊接于烘箱体(9)上。总之,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还应包括该技术领域的技术员显而易见的其它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泸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26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