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流直接驱动LED灯电流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2176.6 | 申请日: | 201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7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家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聚能达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西宁工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3102 | 代理人: | 全宏毅 |
地址: | 810000 青海省西***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流 直接 驱动 led 电流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交流直接驱动LED灯电流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固体光源具有发光效率高、环保、寿命长等优点,被誉为第五代照明光源。
交流直接驱动LED灯(AC LED)电路中,交流电压不经大容量电容滤波,直接加载串联LED灯串的两端,由于LED导通阈值电压的存在,灯串在输入电压高于灯串阈值电压之后才导通,功率因数仅有0.65左右,寿命短、成本高、高耗能、谐波电流过大,无法大范围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交流直接驱动LED灯电流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拟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交流直接驱动LED灯电流控制电路,包括LED灯串;其特征在于整流桥输入全波整流电流,整流桥的输出正端接LED串联灯串的阳极和恒流电路的偏置端,整流桥的输出负端接与恒流电路串联的电流检测电阻的负端,恒流电路(Hi)的输入端接第i段LED灯串和第i+1段灯串的交点;所述恒流电路,包括一个偏置电路和一个调节与设置电路;所述LED灯串分为n段。
恒流电路有n个,包括n个与恒流电路串联的电流检测电阻,第i个恒流电路电流检测电阻的数量为(n+1-i)(i=1,2,···n)。
偏置电路包括一个MOS管和一个偏置电阻,其为串联,偏置电路连接在整流桥输出正端和MOS管的栅极之间,MOS管漏极接对应的LED灯串阴极,源极接电流检测电阻。
调节与设置电路包括一个三极管和一个电流检测电阻,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偏置电路MOS管的栅极,发射极接地,基极接电流检测电阻和偏置电路MOS管的源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寿命长、低成本、节能。
1、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路全部由半导体器件和电阻组成,没有任何种类的电容,因此其使用寿命与LED寿命相匹配,能够达到5万小时以上,远高于常规的LED驱动电路。
2、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路,可依据输入电压确定接入工作的LED数量,并自动切换LED灯串的工作电流,电路简单有效,驱动转换效率达到97%,功率因数可达0.99。
3、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路不需用变压器、电感、电解电容等体积和重量较大的器件,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体积和重量远小于常规LED驱动电源,是同功率常规电源的1/10左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制作结构并不仅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参照图2,将LED分为3段,输入的50Hz正弦交流电镜整流桥BD1后的电压波形为100Hz全波;R1、M1、Q1、R4、R5、R6构成恒流电路1;R2、M2、Q2、R5、R6构成恒流电路2;R3、M3、Q3、R6构成恒流电路3。整流桥的输出正端接3个串联的LED灯串的阳极和3个恒流电路的偏置端,整流桥的输出负端接3个恒流电路中调节电路Q1、Q2、Q3的发射极和第3个恒流电路检测电阻R6。3个恒流电路中的电流检测电阻R4、R5、R6全部串联使用,LED灯串分为3段,恒流电路的输入端接对应灯串的阴极,构成完整的电流控制电路。
设LED总的阈值电压为 ,全波整流最大电压为,当输入电压小于时,恒流电路1导通,接入第1段LED灯串工作;当输入电压上升到和之间时,第2个恒流电路导通,接入第1段和第2段LED灯串工作,电阻R4两端电压相等,第1个恒流电路自动截止;当输入电压高于时,第3个恒流电路导通,接入全部的LED灯串工作,电阻R5两端电压相等,第2个恒流电路自动截止;当输入电压下降到和之间时,恒流电路3截止,恒流电路2导通工作,接入第1段和第2段LED灯串;当输入电压下降到低于时,恒流电路1工作,接入第1段LED灯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聚能达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青海聚能达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21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