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脸部识别防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1863.6 | 申请日: | 201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9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崭;徐明明;石磊;时永;张立卓;王抒阅;江海旗;高常德;刘英群;宋媛媛;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枣庄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196 | 分类号: | G08B13/19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 脸部 识别 防盗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防盗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脸部识别防盗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安全性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使用较多的安全方法包括密码匹配、指纹匹配和语音信息匹配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计算机和信息的安全,但总存在要么有安全隐患、要么成本高昂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的计算机脸部识别防盗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计算机脸部识别防盗系统,包括微处理器模块、报警单元和锁定装置,微处理器模块分别连接有摄像单元、特征信息匹配单元,其特征是:微处理器模块还分别连接有特征信息存储单元、影像数据传输接口和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分别与报警单元、锁定装置相连接,摄像单元与影像数据传输接口相连接,摄像单元还连接有控制面板,影像数据传输接口还连接有外部数据存储单元。
根据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脸部识别防盗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特征信息存储单元为基于遗传算法的矩阵信息系统。
根据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脸部识别防盗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影像数据传输接口为基于USB和Mimi-USB的标准数据传输接口。
在数据结构算法和影像识别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人脸特征信息识别技术已逐渐成熟,这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计算机安全防盗理念。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通过实时采集使用者面部特征信息,与内储的标准特征信息对比匹配,完成验证、报警和锁定动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是一种可靠的计算机安全防盗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微处理器模块;2、摄像单元;3、特征信息匹配单元;4、特征信息存储单元;5、锁定装置;6、报警单元;7、外部数据存储单元;8、影像数据传输接口;9、控制面板;10、驱动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计算机脸部识别防盗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微处理器模块1、报警单元6和锁定装置5,微处理器模块1分别连接有摄像单元2、特征信息匹配单元3,微处理器模块1还分别连接有特征信息存储单元4、影像数据传输接口8和驱动电路10,驱动电路10分别与报警单元6、锁定装置5相连接,摄像单元2与影像数据传输接口8相连接,摄像单元2还连接有控制面板9,影像数据传输接口8还连接有外部数据存储单元7。所述特征信息存储单元4为基于遗传算法的矩阵信息系统。所述影像数据传输接口8为基于USB和Mimi-USB的标准数据传输接口。
本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通过控制面板9设定摄像单元2的图像采集参数,采集使用者的面部特征信息后,传输至特征信息匹配单元3,与特征信息存储单元4储存的合法使用者的面部特征值对比匹配,匹配结果传输至微处理器模块1,微处理器模块1通过驱动电路10向报警单元6和锁定装置5发出控制指令,从而实现智能报警和设备锁定的目的。其中,外部数据存储单元7用于存储摄像单元2采集到的影像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枣庄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枣庄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18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箱体密封装置结构
- 下一篇:智能化汽车空调出风口温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