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封闭式养鱼的水源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1655.6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7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谱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聚友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封闭式 养鱼 水源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源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封闭式养鱼的水源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是通过一定的设施设备,使养鱼用水不断循环使用,从而既保证了全年商品鱼的高产、稳产,又做到节水、节能、保护环境的目的。国外渔业发达国家(特别是西欧国家)工厂化养鱼技术比较先进,但其设施设备造价昂贵,不适合我国的国情。但我国目前的海水工厂化养鱼大都是敞开式流水养鱼模式,其能耗高、浪费地下水资源,而且由于养鱼用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从而造成对河流环境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循环利用水资源、成本低的用于封闭式养鱼的水源处理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封闭式养鱼的水源处理系统,包括流水池、沉淀池、排污氧气罐、紫外线消毒器、热交换器、生物接触氧化池、活性炭吸附器、蛋白质分离器、砂滤罐和循环泵池,所述流水池的水流输出端与所述沉淀池的水流输入端连接,所述沉淀池的水流输出端与所述循环泵池的水流输入端连接,所述循环泵池的水流输出端与所述砂滤罐的水流输入端连接,所述砂滤罐的水流输出端与所述蛋白质分离器的水流输入端连接,所述蛋白质分离器的水流输出端与所述活性炭吸附器的水流输入端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器的水流输出端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水流输入端连接,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顶部设置有空气输入端、冷水输入端和温水输入端,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水流输出端与所述热交换器的水流输入端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的水流输出端与所述紫外线消毒器的水流输入端连接,所述紫外线消毒器的水流输出端与所述排污氧气罐的水流输入端连接,所述排污氧气罐的水流输出端与所述流水池的水流输入端连接。
具体地,所述砂滤罐下部设置有第一排污管。
具体地,所述蛋白质分离器下部设置有循环射流泵和第二排污管。
具体地,所述排污氧气罐底部设置有第三排污管,所述排污氧气罐上部设置有氧气输入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用于封闭式养鱼的水源处理系统的结构简单,能耗低,成本低,并且能循环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封闭式养鱼的水源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流水池、2-沉淀池、3-循环泵池、4-砂滤罐、5-蛋白质分离器、6-活性炭吸附器、7-生物接触氧化池、8-热交换器、9-紫外线消毒器、10-排污氧气罐、11-第一排污管、12-循环射流泵、13-第二排污管、14、第三排污管、15-氧气输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封闭式养鱼的水源处理系统,包括流水池1、沉淀池2、排污氧气罐10、紫外线消毒器9、热交换器8、生物接触氧化池、7活性炭吸附器6、蛋白质分离器5、砂滤罐4和循环泵池3,流水池1的水流输出端与沉淀池2的水流输入端连接,沉淀池2的水流输出端与循环泵池3的水流输入端连接,循环泵池3的水流输出端与砂滤罐4的水流输入端连接,砂滤罐4的水流输出端与蛋白质分离器5的水流输入端连接,蛋白质分离器5的水流输出端与活性炭吸附器6的水流输入端连接,活性炭吸附器6的水流输出端与生物接触氧化池7的水流输入端连接,生物接触氧化池7顶部设置有空气输入端、冷水输入端和温水输入端,生物接触氧化池7的水流输出端与热交换器8的水流输入端连接,热交换器8的水流输出端与紫外线消毒器9的水流输入端连接,紫外线消毒器9的水流输出端与排污氧气罐10的水流输入端连接,排污氧气罐10的水流输出端与流水池1的水流输入端连接。
砂滤罐4下部设置有第一排污管11。
蛋白质分离器5下部设置有循环射流泵12和第二排污管13。
排污氧气罐底部设置有第三排污管14,排污氧气罐10上部设置有氧气输入管15。
使用本实用新型用于封闭式养鱼的水源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循环水系采用工厂化封闭式养鱼水处理系统,根据水处理工艺流程,养殖水通过溢流管输送到循环泵池3,再由水泵提水,循环水经砂滤罐4、蛋白质分离器5、活性炭吸附器6、生物接触氧化池7、紫外线消毒器9和排污氧气罐10设备处理后,进入流水池1中,实现了养殖水体循环利用。经水处理后,达到养鱼用水要求。补充水系采用700M深井水,水温24.5℃,除溶解氧(0.08mg/L)偏低、需要曝气迅速增氧外,其他水质指标均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聚友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聚友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16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发酵培养瓶
- 下一篇:水体太阳能供电增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