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型生物质固定床气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1331.2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5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守军;鲁万宝;赵成武;胡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德博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20 | 分类号: | C10J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生物 固定床 气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质气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型生物质固定床气化炉。
背景技术
生物质气化技术将生物质资源转化为高品位能源加以利用,对缓解能源紧张,改善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作用。现有生物质气化炉存在着以下问题:
1、现有大多数生物质固定床气化炉的配风方式是空气直接从炉体上部或下部加入,空气经燃料间的缝隙进入氧化区。由于料层堆积状况的不均匀性引起氧化区供风不均匀,造成局部氧量不足或过量,从而造成燃气中焦油含量高或结渣。
2、现有生物质固定床气化炉大多为震动或旋转炉排结构,炉排往往工作在高温区域,易发生变形或烧损,造成气化炉运行不稳定,维修工作量大。
3、因受到炉排结构的限制,气化炉难以实现大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固定床气化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热效率、结构简单、运行稳定的大型生物质固定床气化炉,实现生物质能高效稳定的转化为高品质燃气。
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型生物质固定床气化炉,其特征是炉膛底部安 装栅格、侧壁安装由导轨和燃料均布板组成的平料装置,炉膛与外筒体由钢板连接,外筒体底部安装由灰室、螺旋输送机和排灰管组成的排灰装置、侧壁安装燃气出口管。
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型生物质固定床气化炉,特征在于炉膛的宽度为2~4m、长度为4~10m、高度为2~4m。
本实用新型一利大型生物质固定床气化炉,特征在于栅格沿横向排列个数为1~3个、纵向排列个数为1~5个,栅格的侧壁与水平面所成夹角为30~75°。
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型生物质固定床气化炉,特征在于灰室底部安装螺旋输送机,灰室侧壁与水平面所成夹角为45~75°。
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型生物质固定床气化炉,特征在于排灰管安装在螺旋输送机底部,排灰管的个数为2~4个。
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型生物质固定床气化炉,特征在于燃气出口管安装于外筒体壁面的上部,燃气出口管的个数为2~6个。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固定床气化炉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固定床气化炉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固定床气化炉的俯视图。
1为炉膛,2为燃料均布板,3为导轨,4为夹层,5为燃气出口管,6为外筒体,7为栅格,8为灰室,9为螺旋输送机,10为排灰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型固定床气化炉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气化烘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炉膛1、燃料均布板2、导轨3、夹层4、燃气出口管5、外筒体6、栅格7、灰室8、螺旋输送机9、排灰管10。
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型生物质固定床气化炉,其特征是炉膛1底部安装栅格7、侧壁安装由导轨3和燃料均布板2组成的平料装置,炉膛1与外筒体6由钢板连接,外筒体6底部安装由灰室8、螺旋输送机9和排灰管10组成的排灰装置、侧壁安装燃气出口管5。
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型生物质固定床气化炉,特征在于炉膛1的宽度为2~4m、长度为4~10m、高度为2~4m。
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型生物质固定床气化炉,特征在于栅格7沿横向排列个数为1~3个、纵向排列个数为0~5个,栅格7的侧壁与水平面所成夹角为30~75°。
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型生物质固定床气化炉,特征在于灰室8底部安装螺旋输送机9,灰室8侧壁与水平面所成夹角为45~75°。
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型生物质固定床气化炉,特征在于排灰管10安装在螺旋输送机9底部,排灰筲的个数为2~4个。
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型生物质固定床气化炉,特征在于燃气出口管5安装于外筒体6壁面的上部,燃气出口管5的个数为2~6个。
本实用新型根据生物质原料、气化及排灰特性,采用独特的结构实现生物质的高效气化。应用该结构设计的生物质气化炉,具有气化效率高、燃气热值高、运行稳定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德博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德博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13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