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交通用环线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1278.6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5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18;H01B7/22;H01B7/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23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通用 环线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线电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用环线电缆。
背景技术
接地环流电缆是一种用于地铁、轻轨、低速磁悬浮交通系统的接地电缆,是系统屏蔽、防雷、电气设备等的安全接地线。是连接系统综合接地网,各系统设备如牵引供电、电力监控、通信、信号、自动售捡票等的地线。使系统设备接地安全可靠,消除了由于不同设备之间的电位差引起的电位不平衡电流,实现了对人员和设备的有效可靠防护。
现有,在使用过程中均存在以下缺点和不足:
(1)现有接地环流电缆绝缘性能、阻燃难同时兼顾,绝缘材料中含有颜色母料,大大降低电缆的热稳定性和耐老化性能,电缆整体较硬,不便于施工人员施工;
(2)现有接地环流电缆稳定性和弯曲性能较差,屏蔽层的电气畅通和施工时的接地不良,电缆承受外力大,减少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用环线电缆,此轨道交通用环线电缆,既具有机械物理性能好、良好的电性能,又提高了电缆热稳定性和耐老化性能;且能减小或释放外力,减小外护套因受外力作用所承受的冲击或变形,提高电缆的安全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交通用环线电缆,包括四根铜导线,此铜导线外表面包覆有绝缘层,一包覆带绕包于所述四根铜导线外表面,一覆有铝层的单面铝塑复合带包覆于所述包覆带外表面,所述单面铝塑复合带中铝层位于其外侧,一双层钢带绕包于所述单面铝塑复合带外表面,一内衬层包覆于双层钢带外表面,一钢带铠装层包覆于所述内衬层外表面,一外护套层包覆于所述钢带铠装层外表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如下:
1.上述方案中,一排流线位于所述单面铝塑复合带和双层钢带之间。
2.上述方案中,一钢带铠装层由若干根钢丝组成。
3.上述方案中,所述排流线直径为0.5mm。
4.上述方案中,所述铜导线的直径为1.4mm。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1、本实用新型轨道交通用环线电缆,保证电缆结构有稳定性和弯曲性能。铝塑复合带屏蔽层内设一直径为0.5mm的排流线,保证屏蔽层的电气畅通和施工时的良好接地。电缆的屏蔽系数小于0.6,满足系统的防电磁干扰的要求。
2、本实用新型轨道交通用环线电缆,钢带铠装层位于内衬层和外护套层之间,通过内衬层后,由内衬层承受主要变形及外力,从而减小或释放外力,减小外护套因受外力作用所承受的冲击或变形,提高电缆的安全可靠性,减少了电缆的质量事故,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轨道交通用环线电缆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铜导线;2、绝缘层;3、包覆带;4、单面铝塑复合带;5、双层钢带;6、内衬层;7、钢带铠装层;8、外护套层;9、排流线;10、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一种轨道交通用环线电缆,包括四根铜导线1,此铜导线1外表面包覆有绝缘层2,一包覆带3绕包于所述四根铜导线1外表面,一覆有铝层的单面铝塑复合带4包覆于所述包覆带3外表面,所述单面铝塑复合带4中铝层位于其外侧,一双层钢带5绕包于所述单面铝塑复合带4外表面,一内衬层6包覆于双层钢带5外表面,一钢带铠装层7包覆于所述内衬层6外表面,一外护套层8包覆于所述钢带铠装层7外表面。
一排流线9位于所述单面铝塑复合带4和双层钢带5之间。
上述铜导线1的直径为1.4mm。
实施例2:一种轨道交通用环线电缆,包括四根铜导线1,此铜导线1外表面包覆有绝缘层2,一包覆带3绕包于所述四根铜导线1外表面,一覆有铝层的单面铝塑复合带4包覆于所述包覆带3外表面,所述单面铝塑复合带4中铝层位于其外侧,一双层钢带5绕包于所述单面铝塑复合带4外表面,一内衬层6包覆于双层钢带5外表面,一钢带铠装层7包覆于所述内衬层6外表面,一外护套层8包覆于所述钢带铠装层7外表面。
一排流线9位于所述单面铝塑复合带4和双层钢带5之间。
一钢带铠装层7由若干根钢丝10组成。
上述排流线9直径为0.5mm。
表1电缆的关键性能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12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室内的多媒体通信数据线缆
- 下一篇:一种提高雷达检测性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