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儿童输液固定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1021.0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7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邹海建;杨程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广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52 | 分类号: | A61M5/52;A61M5/14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儿童 输液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用器具,详细讲是一种洁净卫生,使用舒适、固定效果佳,可有效避免皮肤过敏的儿童输液固定板。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儿童天性活泼、易动,自控性差;无论是何种场合,让儿童静处一段时间,都是很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儿童患病、需要输液时,由于对扎针穿刺产生恐惧心理,再加上年龄小、好动、自控差等主观原因,在扎针初期及输液过程中容易出线吵闹、哭啼、乱动等现象,易造成穿刺处胀痛、针管滑脱。这样一来,既造成患儿痛苦、打闹,又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容易产生护理人员与与患儿家属之间的矛盾纠纷。
针对于上述状况,医疗机构在为儿童输液时,会使用盛装药品的纸盒或纸板等与医用胶带配合来固定儿童输液的手臂或小腿。这种就地取材的纸盒或纸板等固定物,卫生条件得不到保证,易引起交叉感染;纸盒或纸板的边缘易对儿童手腕造成伤害,且存在固定效果差、使用者不舒适的缺点;儿童柔嫩的皮肤长时间与纸盒或纸板不透气的紧密接触,易出汗、过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洁净卫生,使用舒适、固定效果佳,可有效避免皮肤过敏的儿童输液固定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儿童输液固定板,设有底板,其特征在于底板上设有符合人体力学的弧形稳固托块,底板和稳固托块的上表面设有通气孔;底板下方设有车轮形底座,所述底板和稳固托块采用医用聚丙烯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通气孔呈下大上小的锥形。不仅通气性好,而且避免儿童柔嫩的皮肤陷入通气孔内。
对儿童患者输液时,将患者的手背或足部贴放在固定板的稳固托块处,用医用绷带固定即可。由于稳固托块采用符合人体力学的弧形设计,儿童患者的手臂或足部与固定板完美贴合,易于固定、使用舒适,且不易对儿童手腕造成伤害;由于底板和稳固托块的上表面设有通气孔,输液过程中与固定板相接触的皮肤透气性好,避免了皮肤出汗造成滑脱、防过敏。由于底座呈车轮形,使儿童输液固定板酷似儿童的玩具,对儿童恐惧心理和哭闹情绪起到转移、稳定作用。医用聚丙烯塑料制成的固定板,表面光滑并可高温消毒,便于医护人员对产品定期消毒处理,保证固定板的清洁,也可专人专用防止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的儿童输液固定板,设有底板2,底板2上设有符合人体力学的弧形稳固托块3,底板和稳固托块3的上表面设有通气孔4;所述底板和稳固托块采用医用聚丙烯塑料制成。所述的底板下方设有车轮形底座1,使儿童输液固定板酷似儿童的玩具,对儿童恐惧心理和哭闹情绪起到转移、稳定作用。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通气孔呈下大上小的锥形。不仅通气性好,而且避免儿童柔嫩的皮肤陷入通气孔内;底板两侧设有固定绑带,固定绑带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尼龙搭扣,使用更快捷、方便。
使用本实用新型对儿童患者输液时,先将患者的手背或足部贴放在固定板的稳固托块处,用医用绷带固定即可。由于稳固托块采用符合人体力学的弧形设计,儿童患者的手臂或足部与固定板完美贴合,易于固定、使用舒适,且不易对儿童手腕造成伤害;由于底板和稳固托块的上表面设有通气孔,输液过程中与固定板相接触的皮肤透气性好,避免了皮肤出汗造成滑脱、防过敏。医用聚丙烯塑料制成的固定板,表面光滑并可高温消毒,便于医护人员对产品定期消毒处理,保证固定板的清洁,也可专人专用防止交叉感染。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避免输液时脱针、漏针的发生,更易于家属对患儿输液中的看护,保证输液顺利进行。此产品很受护士和儿童的亲睐,有必然代替纸盒的趋势。该固定板经济耐用,极具推广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广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威海广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10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零件搬送装置及包带单元
- 下一篇:混合动力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