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路补丁红外线联合修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9489.6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4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根;王东祥;陈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双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23/06 | 分类号: | E01C23/06;E01C23/1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3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补丁 红外线 联合 修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路建设领域,涉及公路沥青路面的修补,尤其是一种公路补丁红外线联合修补机。
背景技术
我国公路总里程现有200多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已达4万公里,这些公路中,沥青公路占绝大多数。沥青是石油产品,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需要对沥青路面进行再生研究,而对沥青路面的再生只能在现场进行。由于道路表面与下层路基温差,导致路面局部断裂;同时由于积水的渗透,使路基松散,经反复碾压造成坑洼、鳄鱼皮裂缝、波纹、沙井等损害。目前,修补路面主要靠人工进行,工作强度大,费工费时,所修补的路面结合性能较差,容易重新破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作业效率高、修补质量好的公路补丁红外线联合修补机。
本实用新型实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公路补丁红外线联合修补机,包括机架、安装板、稀土钼金属纤维毡及测温器,在机架的四角下端安装有滚轮,在机架中部水平固装安装板,在安装板上安装燃烧装置,在安装板下方的机架上水平固装稀土钼金属纤维毡。
而且,所述燃烧装置由压缩空气管、液化气管、连接管、熄火保护装置及混合气嘴、自动点火装置构成,压缩空气管与压缩空气进嘴连通,液化气管与液化气进嘴连通,压缩空气进嘴与液化气进嘴的管道上均安装有熄火保护装置;压缩空气进嘴及液化气管分别通过各自的连接管在安装板上间隔布局,每根液化气管和每根压缩空气管均并行排列,每一液化气管与每一压缩空气管均连通多根管口向下的混合气嘴,该混合气嘴在安装板下方均布间隔,在每一混合气嘴侧边的安装板上安装一自动点火装置。
而且,在滚轮与机架之间安装有缓冲弹簧,在机架上安装有防护盖,在稀土钼金属纤维毡与安装板之间的机架上安装有测温器。
而且,在安装板下底安装有热反射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修补机利用先进的表面燃烧技术,采用涂有稀土元素的金属钼毡作为燃烧介质和发热元件,使用寿命长、燃烧充分、辐射效率高,通过红外线将破损的沥青路面在深度10厘米内即可蒸发路基内水分并使乳化的沥青重新聚合;由于红外线能够穿透沥青路面,故能在短时间内直接加热到沥青深层并使其软化,软化后的沥青层经机械压,实将路面修复如新,作业效率高、质量好,与原路面的结合性好,是对路面坑洼、鳄鱼皮裂缝、波纹、沙井等公路路面损害修补的专用设备。
2、本修补机由将液化气和空气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好之后在涂有稀土元素的金属钼丝毡表面燃烧,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转化为红外线并加热沥青路面。由于红外线能够穿透沥青路面,所产生的红外线穿透力强,易于被沥青混凝土吸收,能在短时间内直接加热到沥青深层并使其软化,软化后的沥青层经过翻松、找平、压实等工序即可修补完毕,适用于沥青路面表层的所有病害如:坑洼、鳄鱼皮裂缝、波纹、沙井等,同时还可适用于市政工程的路面开挖、铁路路口及涵洞井盖四周的处治、做路肩、沥青和混凝土结合面的处理、冷接缝的处理、人行道花纹效果的制作等。
3、本修补机结构设计科学合理,使用简单方便可靠,加热效果好,10分钟内路面软化厚度达10cm,表面不发焦发黑,抗机械震动和冷热冲击的能力强,自动点火、自动熄火保护,可抗五至六级阵风,可根据需要整体或分区加热,是公路补丁修补的理想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向截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由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公路补丁红外线联合修补机,包括机架8、安装板4、稀土钼金属纤维毡13及测温器1,机架为四方箱式结构,在机架的四角下端安装有滚轮10,该滚轮与机架之间安装有缓冲弹簧9,以使滚轮与机架间具有缓冲减振作用;在机架上安装有防护盖3,在机架中部水平固装安装板,在安装板上安装燃烧装置,在安装板下方的机架上水平固装稀土钼金属纤维毡,在稀土钼金属纤维毡与安装板之间的机架上安装有测温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双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双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94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引流大便的蓄积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围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