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椅车跌落强度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8917.3 | 申请日: | 2013-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3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崔海坡;宋成利;邓登;姜大卫;李哲龙;常丽南;周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椅车 跌落 强度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轮椅车跌落强度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现有老年人近2亿,其中约有650万人患有老年痴呆症。另外,我国有4000多万糖尿病患者,其中并发下肢坏死症者近400万人。此外,每年新增因车祸、工伤、其他意外等致下肢伤残者约50万人。今后50年内,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预计将会翻一番,同时由于各种灾难和疾病造成的残障人士也在逐年增加,他们存在不同程度的能力丧失,如行走、视力、动手及语言等。这是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群体,是社会的弱者,需要全社会的关爱。而轮椅车不仅是老年人和行走功能障碍者(截瘫或脑瘫患者)性能优越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他们可借助于轮椅车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从而提高行动自由度并重新融入社会,因此轮椅车属于重要的康复工具。
帮助乘坐轮椅车者上下楼梯的人,往往喜欢提着扶手或脚托抬起轮椅车然后再放下。另外,轮椅车往往会被提起装入汽车等交通工具中或其它类似的情况,这样就有跌落的可能性。如果轮椅车的抗跌落性能较差,则不仅会造成轮椅车的损坏,严重的还会对使用者造成伤害。因此,为了确保轮椅车使用者的安全,轮椅车应具有在一定高处跌落时的抗冲击强度,特别要充分考虑小脚轮和轮子这些极易损坏的零部件的抗冲击强度。
为了对轮椅车的跌落强度进行检测,我国已制定了相关的标准。根据“GB/T18029.8——轮椅车第8部分:静态强度,冲击强度及疲劳强度的要求和测试方法”的相关要求,轮椅车跌落强度测试的关键,是设计一套可重复操作的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使轮椅车反复从50mm±5mm的高处,落到一刚性的水平测试平台上达6,666次,以对轮椅车的抗跌落性能进行评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轮椅车跌落强度测试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轮椅车跌落强度测试装置,其包括:
测试平台;
支撑框架,安装在测试平台上,包括四根立柱和连接在四根立柱上的顶板;
驱动电机,安装在支撑框架的顶板上;
凸轮机构,偏心连接在驱动电机的主轴上;
导柱机构,穿越支撑框架的顶板,并可在凸轮机构的带动下上下运动;
传动板,连接在导柱机构的下方;
用于系住轮椅车的尼龙绑带,其上端固定在传动板上;
红外计数器,安装在支撑框架一个立柱的内侧。
所述凸轮机构包括凸轮本体,凸轮本体外侧的尾端连接有一横梁。
所述导柱机构包括导柱本体,在导柱本体上部一侧设有用于卡住所述横梁的卡槽,中部设有用于与支撑框架的顶板上表面接触定位的定位块。
所述尼龙绑带为四根,其中两根用于与轮椅车的两扶手相系,另两根用于与轮椅车的两把手相系。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的驱动带动与之相连接的凸轮机构进行顺时针转动,而凸轮机构尾端的横梁与凸轮的转轴之间的距离为25mm,当凸轮机构外端的横梁转入到导柱上部的卡槽位置处时,随着凸轮机构的转动,导柱将垂直向上运动。当凸轮机构外端的横梁转到最高点处时,导柱向上运动了50mm。随着凸轮机构的继续转动,横梁将与卡槽脱离,此时导柱将自由下落。当导柱下落50mm后,其中部的定位块将卡在支撑框架顶板的上表面上,从而防止导柱继续下落。
在导柱向上运动的同时,将带动固定在导柱下端传动板上的尼龙绑带一起运动,而尼龙绑带与轮椅车相连接,从而导柱的向上运动就带动了轮椅车的向上运动。当导柱向上运动了50mm,开始自由下落时,轮椅车也将自由下落,从而可完成一次跌落测试。
随着凸轮机构的继续转动,其横梁将第二次转入到导柱上端的卡槽位置处,从而带动导柱向上运动,如此循环往复。
在轮椅车跌落的过程中,会被固定在支撑框架一立柱内侧的红外计数器探测到并自动计数。当红外计数器显示数据为6,666时,轮椅车共跌落了6,666次,此时可关闭电机完成测试。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整套装置的结构简单。将轮椅车放置在测试平台上并与尼龙绑带连接后,开动电机,整套装置将按照机械传动原理自动实现检测功能。通过凸轮机构与导柱的机械运动,实现了轮椅车自动上下运动,不需要操作者搬动轮椅,从而不仅节省了人力且避免了测试的人为干扰,操作简单、便捷。另外,该测试装置可以自动计数,克服了人工计数容易出错且费时费力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89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吹式水泥取样器装置
- 下一篇:转能型太阳能光伏电池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