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炉线圈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8280.8 | 申请日: | 2013-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9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樊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鼎燊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40 | 分类号: | H05B6/40;F24C7/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新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炉 线圈 盘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炉线圈盘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电磁炉,包括电磁感应加热线圈盘,加热线圈盘都是采用密绕式的绕制方式,使用时,存在锅具中、上部位的环形磁通密集,加热较强,而锅具底部及上部的加热不良的问题,与传统灶具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已不能满足传统的烹饪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炉线圈盘结构,解决了锅具底部和上部加热不足的问题,更适合中餐烹饪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磁炉线圈盘结构,包括线圈盘支架、设置在线圈盘支架上部的线圈绕组以及呈放射状设置在线圈盘支架下部的磁条,所述线圈绕组中相邻线圈与线圈之间的距离d沿直径方向由内向外逐渐变大。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绕组是球面型线圈绕组或者平面型线圈绕组。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线圈绕组中相邻线圈与线圈之间的距离d沿直径方向由内向外逐渐变大,采用疏绕式方式绕制的线圈绕组线间距较大,足以覆盖锅具百分之八十以上面积,解决了锅具底部和上部加热不足的问题,更适合中餐烹饪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磁炉线圈盘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磁炉线圈盘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磁炉线圈盘结构,包括线圈盘支架10、设置在线圈盘支架10上部的线圈绕组20以及呈放射状设置在线圈盘支架10下部的八根磁条30,线圈绕组20中相邻线圈与线圈之间的距离d沿直径方向由内向外逐渐变大,具体地,线圈绕组20的中心部位采用密绕方式绕制、中间部位及外部边缘采用疏绕方式绕制的圆形结构,以图2所示作为方向参考基准,在所述线圈绕组20是球面型线盘,球面型线圈绕组20的上部采用密绕方式绕制8-10匝线圈,球面型线圈绕组20的中部和底部采用疏绕方式绕制20-25匝线圈。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也可以采用平面线盘,这样,线圈绕组20的外部边缘处采用疏绕方式绕制20-25匝线圈,线圈绕组20的中心部位采用密绕方式绕制8-10匝线圈。采用疏绕式方式绕制的渐增式过渡绕制结构,线圈之间的间距较大,足以覆盖锅具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面积,解决了锅具底部和上部加热不足的问题,更适合中餐烹饪需求。
以上所述是实用新型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实用新型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实用新型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鼎燊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鼎燊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82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用双电源供电系统
- 下一篇:带报警防暴护身功能的手机移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