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回收柔性锚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7518.5 | 申请日: | 2013-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5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董平;汪叶萍;陈洪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平;汪叶萍;陈洪凯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02D5/74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侯懋琪;侯春乐 |
地址: | 400074 重庆市南岸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回收 柔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锚杆,尤其涉及一种可回收柔性锚杆装置。
背景技术
锚杆作为一种边坡和巷道的锚固工具已在工程界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锚杆主要分两种:一种为常用的注浆锚杆,通过砂浆与孔壁之间的胶结来传递应力,由于砂浆凝固需要较长时间,所以很难发挥快速锚固的作用;另外一种是机械式锚杆,主要通过锚杆装置与孔壁间的摩擦来产生锚固力,但锚固力为预先施加值,当锚杆所受到的拉力大于施加值后便会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回收柔性锚杆装置,它由连接帽、多个连接杆、传力杆、多个支撑钢块、多根钢丝、套筒、钢板弹簧和多个拉簧组成;
连接杆的一端与连接帽的轴向侧壁转动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支撑钢块转动连接;连接杆与支撑钢块一一对应;
拉簧两端分别与连接杆和连接帽连接,连接杆与拉簧一一对应;
连接帽一端与传力杆连接;连接帽和拉簧连接处所形成第一连接部,连接帽和连接杆连接处形成第二连接部,连接帽和传力杆连接处所形成第三连接部,三个连接部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的顺序依次排列;
套筒套接在传力杆上,且套筒和传力杆之间相互滑动;
钢丝两端分别与连接杆和套筒连接,钢丝和连接杆一一对应;
钢板弹簧设置于传力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可回收柔性锚杆装置处于闲置状态时,连接杆在拉簧的拉力作用下向靠近第一连接部一侧转动并停留在该转动方向上的最大位移处,其余的钢丝、钢板弹簧均处于松弛状态;当需要安装可回收柔性锚杆装置时,先将套筒向远离连接帽的方向滑动,套筒将钢丝张紧,连接杆在钢丝的拉力作用下克服拉簧的拉力向靠近第三连接部一侧转动,当多个支撑钢块的外边沿所在的圆周直径小于锚杆安装孔直径时(同时,多个支撑钢块的外边沿所在的圆周直径也应小于多个支撑钢块的外边沿所能提供的最大圆周直径),将套筒的位置固定住,然后将可回收柔性锚杆装置伸入锚杆安装孔内(连接帽靠近孔底,钢板弹簧位于孔外),松开套筒,连接杆在拉簧的拉力作用下发生转动,此时,锚杆安装孔内壁就与连接杆的转动平面发生干涉,使连接杆位置保持在向第三连接部倾斜的角度,此时,支撑钢块紧贴在锚杆安装孔内壁上,然后调整钢板弹簧与传力杆的相对位置(钢板弹簧卡在洞口外),使钢板弹簧发生形变,让传力杆上始终受到一向外拉拔的预应力(实质上使连接帽也受到了向外拉拔的预应力,间接地也使连接杆受到了向第一连接部转动的转动预应力),可回收柔性锚杆装置设置完成;这种结构的好处有:在锚固过程中,若锚杆安装孔内径随土体位移发生变化时:若锚杆安装孔内径变大,连接杆在转动预应力的作用下可向第一连接部适当转动,以弥补因锚杆安装孔内径变大而出现的间隙;若锚杆安装孔内径变小,连接杆会继续向靠近第三连接部的方向发生受迫转动,同时也带动传力杆向锚杆安装孔孔底运动,钢板弹簧上的变形余量仍然能够将传力杆张紧,以保证可回收柔性锚杆装置不会失效,使可回收柔性锚杆装置提供的锚固作用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当需要拆卸可回收柔性锚杆装置时,只需松开钢板弹簧和传力杆之间的固定装置(钢板弹簧和传力杆之间的相对位置可通过螺母调节),并将套筒向外滑动,像收折雨伞一样使连接杆收拢即可将可回收柔性锚杆装置取出;
为了增加支撑钢块与锚杆安装孔内壁之间的摩擦力,本实用新型还作了如下改进:所述支撑钢块表面设置有锯齿状纹理。
为了便于安装和收折,本实用新型还作了如下改进:所述连接帽上与第二连接部对应的位置处的结构体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弧形凹槽,所述连接杆上与第二连接部对应的位置处的结构体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弧形凸起,第一弧形凸起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当连接杆与连接帽相互转动至一定角度时,第一限位凸起与连接帽发生干涉。适当调整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一弧形凸起的位置,即可控制连接杆向第一连接部一侧转动时的最大位移。
为了便于安装和收折,本实用新型还作了如下改进:支撑钢块和连接杆连接处形成第四连接部,支撑钢块上与第四连接部对应的位置处的结构体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弧形凹槽,所述连接杆上与第四连接部对应的位置处的结构体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弧形凸起,第二弧形凸起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当连接杆与支撑钢块相互转动至一定角度时,第二限位凸起与支撑钢块发生干涉。适当调整第二限位凸起和第二弧形凸起的位置,即可控制连接杆与支撑钢块之间的转动区域范围。
基于前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如下的连接杆优选数量: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2、3或4个,连接杆沿连接帽周向均匀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平;汪叶萍;陈洪凯,未经董平;汪叶萍;陈洪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75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杆带起式挡水盖板
- 下一篇:一种适应不同高度和坡度巷道作业工作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