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照明灯智能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7488.8 | 申请日: | 2013-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7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王国义;田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照明灯 智能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照明灯控制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感知开启与关断照明灯的太阳能智能控制器技术。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洁净能源。太阳能智能控制器是整个光伏照明系统中的核心部分,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控制器无论光控开启加光控关闭,还是光控开加延迟关都是一直采用的全功率状态,无论有没有人都将点亮照明灯。对整个光伏发电照明系统来说,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电量,而且还会造成蓄电池的过放,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太阳能控制器对蓄电池充放电精度不高、系统使用寿命短、无人情况下不经济节能等问题,提供一种节能环保、控制精度高、系统稳定使用寿命长的太阳能照明灯智能控制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太阳能照明灯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红外传感系统、检测电路、驱动电路、显示装置、保护电路和电力场效应管;所述的光伏电池、蓄电池和照明灯通过检测电路与微处理器相连,其中光伏电池经电力场效应管与蓄电池相连,蓄电池经红外传感系统与照明灯相连;所述的保护电路和显示装置与微处理器相连。
所述的红外传感系统由继电器开关控制电路、放大电路、延时电路、红外传感电路组成。
所述的电力场效应管经驱动电路与微处理器相连。
所述的微处理器是指单片机或DSP。
所述的显示装置是指液晶屏。
所述的电力场效应管是指MOSFET。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微处理器对蓄电池电量的检测,对其进行合理的充电;通过微处理器对照明灯的检测,对整个系统进行保护;通过红外感应系统来感知是否有人走近照明灯,从而开启或关闭照明灯,节约了电能,保护了蓄电池,整个系统工作在一种高效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创作特性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太阳能照明灯智能控制器,包括微处理器、红外传感系统、检测电路、驱动电路、显示装置、保护电路和电力场效应管;光伏电池、蓄电池和照明灯通过检测电路与微处理器相连,其中光伏电池经电力场效应管与蓄电池相连,蓄电池经红外传感系统与照明灯相连;保护电路和指示电路与微处理器相连。自然界中的任何物体只要它的温度高于热力学温度0K时,它就会向周围的空间不间断的辐射一种人眼难以看得见的红外线,利用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对照明灯进行全自动的开关控制,红外传感系统由继电器开关控制电路、放大电路、延时电路、红外传感电路组成,红外传感电路与放大电路相连,放大电路与继电器开关控制电路相连,继电器开关控制电路与延时电路相连。微处理器是指单片机或DSP,电力场效应管为MOSFET即金属-氧化层-半导体-场效晶体管,简称金氧半场效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MOSFET),微处理器通过检测电路对光伏电池和蓄电池的状态进行判断,当光伏电池的电压高于蓄电池的电压,蓄电池没有处在充满保护的状态时,微处理器就发出信号驱动电力场效应管导通,接通光伏电池与蓄电池,光伏电池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在蓄电池中。蓄电池与红外传感系统相连,红外传感系统与照明灯相连,当有人走近照明灯需要照明,红外传感电路中的红外光敏元件检测到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将该信号转化为能够识别的电信号,经放大电路的处理,送给继电器开关控制电路作为控制信号点亮照明灯,延迟一会熄灭,此时红外光敏元件将检测不到人体发出的红外线。照明灯与检测电路相连,检测电路与微处理器相连,当微处理器检测到负载过载、过流、短路异常时,保护电路开启对整个控制系统进行保护,关闭输出,等异常清除后恢复正常工作。显示装置是指液晶屏,通过液晶屏可以清楚的知道光伏电池的端电压、蓄电池的端电压和照明灯的工作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和精神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74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镀镍铜线
- 下一篇:一种无线电话机用后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