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再生铝熔炼专用蓄热式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6992.6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7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涛;徐平;王杏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三能节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0 | 分类号: | F23D14/00;F23D14/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350005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熔炼 专用 蓄热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再生铝熔炼行业的蓄热式燃烧器,尤其涉及一种再生铝熔炼专用蓄热式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再生铝熔炼行业普遍采用常规蓄热式燃烧器,常规蓄热式燃烧器中的蓄热体能够将烟气中的热量积蓄起来传递给助燃空气,起到了热交换器的作用,节能效果比较显著。但是,常规结构的蓄热式燃烧器应用于再生铝熔炼行业存在以下两个主要的缺点:
1、再生铝熔炼行业所采用的熔炼材料多为回收的垃圾废铝,而垃圾废铝含有的杂质太多,致使其燃烧时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及杂质,而且成份复杂。常规蓄热式燃烧器为烧嘴位于蓄热室上方的结构,燃烧时产生的热烟气会自上而下进入到蓄热室进行换向循环工作,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及杂质会积聚在蓄热体上方,致使蓄热体通道非常易堵,通常只要一个星期基至更短就需更换蓄热球,故而劳动操作强度很大,而一旦换球不及时,能耗就会迅速增加,节能效果受到很大影响;
2、目前国内大多数蓄热式燃烧器内部结构均采用中间部位走燃料,周围走预热空气(预热后的助燃空气)的形式,该形式会造成以下缺点:预热空气温度达到800℃以上时,NOx物生成量急剧增加,环保指标超标;中间的燃料喷射组件(燃料套管和燃料喷枪)长期处于高温且带腐蚀性的烟气环境中,很容易被烧坏,即使通入冷却风进行保护,使用寿命也很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再生铝熔炼专用蓄热式燃烧器。本实用新型对常规蓄热式燃烧器的结构做了一系列改进,不仅使该再生铝熔炼专用蓄热式燃烧器的换球周期延长,具备良好的节能效果;而且使燃料和助燃空气充分混合后燃烧,降低了NOx物排放量。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再生铝熔炼专用蓄热式燃烧器,包括相连接的蓄热室和烧嘴,所述烧嘴安置在所述蓄热室的下方;所述蓄热室由上为蓄热部、下为倾斜通道的结构设置而成;所述蓄热部内竖直安装有蓄热体,所述蓄热体的上方安装有用于引入助燃空气及排除烟气的气体进出口;所述倾斜通道设置成竖直段和拐角段,所述竖直段位于所述蓄热体之下,所述拐角段倾斜向下延伸,并且其上端连通所述竖直段。优选地,所述烧嘴为倾斜向下设置,并且其上端与所述拐角段连通,其下端与炉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烧嘴的倾斜角度与所述拐角段的倾斜角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蓄热部和所述倾斜通道的外部设置有将其固定并连通的蓄热床。
优选地,所述蓄热部的蓄热床上且对应于所述蓄热体的底部位置处设置有卸球口。
优选地,所述倾斜通道上设置有清灰口,且所述清灰口位于所述卸球口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蓄热体由呈蜂窝状排列的蓄热球组成,且其下端连接固定有挡板砖。
优选地,所述烧嘴的烧嘴砖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其中,所述烧嘴砖上的开设的任意相邻的两个通孔的轴线与烧嘴喷口中心线的夹角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将蓄热室竖直向上设置于烧嘴之上,使烟气通过竖直设置的蓄热体向上排出,解决了积灰极易堵塞蓄热体通道的问题,从而延长了更换蓄热球的时间,减轻劳动强度,能耗也随之降低;
2)将蓄热室的下部设置成倾斜通道的结构,积聚在蓄热室倾斜通道拐角段的蓄热床上的大部分的灰尘可以通过自上而下进入的助燃空气吹进炉腔内,减轻人工处理的强度;
3)烧嘴砖上开设的任意相邻的两个通孔的轴线与烧嘴喷口中心线形成不同夹角,可以避免相邻燃料枪喷射的燃料同时在一个区间与助燃空气混合,避免了燃烧过于集中,进而避免燃烧温度峰值过高,抑制了NOx物的形成。
附图说明
图1是常规蓄热室燃烧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再生铝熔炼专用蓄热式燃烧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烧嘴砖上开设的任意两个相邻通孔轴线与烧嘴喷口中心线的夹角示意图;
图5是处于燃烧状态的常规蓄热室燃烧器的气流走向图;
图6是处于蓄热状态的常规蓄热室燃烧器的气流走向图;
图7是处于燃烧状态的再生铝熔炼专用蓄热室燃烧器的气流走向图;
图8是处于蓄热状态的再生铝熔炼专用蓄热室燃烧器的气流走向图。
附图标记说明:1-蓄热室;11-蓄热体;12-竖直段;13-拐角段;14-蓄热床;141-卸球口;142-清灰口;2-烧嘴;21-烧嘴砖;211-通孔;22-烧嘴喷口;23-燃料枪;24-点火长明枪;3-气体进出口;4-挡板砖;5-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三能节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建三能节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69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