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结构外墙穿墙套管防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6217.0 | 申请日: | 2013-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6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杨静;姜旭;尉家鑫;郑吉成;邢桂丽;袁寒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2 | 分类号: | F16L5/02;F16L5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李聚 |
地址: | 100037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结构 外墙 穿墙 套管 防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的施工中防水套管,特别是一种地下结构外墙穿墙套管防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地下结构外墙均预埋有穿墙套管,用于各种管道通向建筑物。由于地下结构外墙穿墙套管一般都预埋在回填土内,甚至位于地下水位以下,若防水处理不当,经常发生渗漏现象,影响后期使用。鉴于以上情况,采用传统的防水方式处理穿墙套管处的防水,超出防水使用期后,极易造成此部位渗漏,因此,必须对穿墙套管处的防水处理方式加以改进,增强防水措施,延长防水寿命,杜绝渗漏,使其满足验收和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加强地下结构外墙穿墙套管处的防水效果,保证防水质量、延长防水时间,确保使用功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结构外墙穿墙套管防水装置来解决地下结构外墙穿墙套管处的渗漏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地下结构外墙穿墙套管防水装置,包括钢管以及环套在所述钢管上的预埋穿墙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结构外墙穿墙防水套管装置还包括止水环、防水圈以及防水卡;所述止水环包括焊接在所述穿墙套管露出墙面部分上的大止水环以及焊接在所述钢管上的小止水环,大止水环及小止水环均是由钢板裁切成的两个环形钢板,两个环形钢板之间形成对应所述防水圈的凹槽;所述防水圈包括可嵌入大止水环凹槽内的大防水圈以及可嵌入小止水环凹槽内的小防水圈,所述防水卡是扣接在所述大止水环与小止水环之间的缝隙处的两个半圆形金属构件,两构件由紧固件连接。
所述紧固件的一端是由普通螺栓连接,另一端是由镀锌螺杆及内六角镀锌螺母锁紧。
所述大止水环及小止水环的内径分别等于穿墙套管及钢管的外径,其壁厚为10mm,外径为内径+20mm。
所述大止水环安装在穿墙套管外露部分,与穿墙套管连接采用焊接连接,所述小止水环安装在钢管上。
所述大防水圈及小防水圈是橡胶材料,其内径分别等于钢管及穿墙套管的外径。
所述防水卡是壁厚为5mm,长度为66mm,形状为两个半圆筒体的铸铁件。
所述铸铁防水卡用不易腐烂和不透水的材料进行包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铸铁防水卡、橡胶防水圈、钢板止水环可以在加工厂进行批量预加工,成品质量容易得到保证,钢板止水环与穿墙套管连接采用双面焊接,增强了止水效果。橡胶防水圈属弹性材料,能够更好的与管道、止水环进行紧密接触。铸铁防水卡当螺母旋紧螺杆时,将带动铸铁防水卡两端的凸槽压紧橡胶止水圈,解决了地下结构外墙穿墙套管处渗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水卡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止水环与防水圈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卡锁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卡打开示意图。
附图标记:1-钢管、2-穿墙套管、3-止水环、3.1-大止水环、3.2-小止水环、4-内六角镀锌螺母、5-镀锌螺杆、6-防水圈、6.1-大防水圈、6.2-小防水圈、7-防水卡、8-普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至图6所示:
防水卡7采用铸铁件,壁厚为5mm,长度为66mm,形状为圆柱体。防水卡7由两个半圆组成,一端用普通螺栓8连接,另一端用两个带丝镀锌螺杆5及内六角镀锌螺母4进行连接。
防水圈6采用橡胶制作而成,其内径分别与钢管1和穿墙套管2的外径相同,防水圈宽度为16mm,厚度为10mm。
止水环3采用厚度为2mm厚的钢板裁切而成,止水环3的内径分别与钢管1和穿墙套管2外径相同,壁厚为10mm,外径为内径+20mm。
穿墙套管2长度为墙厚+50mm,突出墙面的50mm在迎水面一侧。穿墙套管2迎水面一侧止水环3在工厂定型加工生产时焊接完成。所述防水卡、防水圈、止水环均由工厂定型加工生产。
参见图1所示,首先将穿墙套管2按设计要求预埋在剪力墙内,要求迎水面突出墙面50mm,背水面与内墙面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62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高效的LED灯盘
- 下一篇:具有刹车散热功能的增速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