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解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5539.3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9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棠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氢动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C25B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李德魁 |
地址: | 中国香港上环***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化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解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采用电化学方法电解水的装置,其水箱和电解槽是分开的,在电解时通过泵或其他动力设备将水抽送到电解槽内进行电解并形成水循环,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对水或水溶液进行电解,但是由于电解槽和水箱相对独立,水循环速度较慢,不能及时地带走电解过程产生的热量,从而在电解槽内形成积热,由于电解水产生的氢氧气或不饱和氢氧气是易燃易爆气体,该积热可能会导致混合气体产生爆炸。同时,为了提高电解水的效率,往往会在水溶液中加入其他化学试剂,这使得电解过程中除了氢氧气外的还可能产生其他气体,而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电解装置并未对该气体进行过滤,导致得到的氢氧气中有杂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解水装置,该电解水装置设置储水容腔和电解容腔为一体化结构,可以加快水循环,使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温升迅速冷却,加快散热。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解水装置,包括电源和与电源连接的电极模块,还包括水箱主体,所述水箱主体内设置有储水容腔和电解容腔,所述电极模块设置于电解容腔内,所述储水容腔和电解容腔之间通过若干通孔连通,所述水箱主体上还开设有用于连通储水容腔和水箱主体外环境的进水口和排气口。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水箱主体包括水箱底壳和与水箱底壳盖合的水箱面壳,所述水箱底壳整体呈凹槽状并由间隔墙分为储水容腔和电解容腔。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电解容腔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电解槽,每个电解槽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电极模块,每个电解槽与储水容腔之间分别通过独立的通孔连通。
进一步地,不同电解槽内的电极模块串联连接。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每个电极模块至少包括一组正负极电极板。
进一步地,每组正负极电极板之间设置有2-6块中间电极板,所述中间电极板不通电,所述正负极电极板和中间电极板沿同一方向排列形成多层平行结构。
再进一步地,所述正负极电极板和中间电极板表面套设有绝缘盖,所述电极模块沿垂直于正负极电极板和中间电极板的表面方向开设有贯通的电解孔。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相邻电极板之间的间隔介于2mm-4mm之间。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正负极电极板在远离储水容腔一端设置有电极片,所述电极片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水箱面盖上设置有与电源连接的接线螺母,所述接线螺母贯穿所述连接孔并与电极片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储水容腔和电解容腔设置为一体结构,可以加快水循环,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解容腔内的积热问题,使电解容腔内温度维持在60-75度,减少水汽,避免因电解积热引起可能的爆炸;同时,本装置中电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储水容腔排出,可以对气体进行过滤,去除混合气体中的杂质,保证生成氢氧气的纯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解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解水装置中储水容腔的进水及排气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解水装置中电极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箱底壳;2-水箱面壳;3-电源盒;4-水箱盖;5-水位计;6-过滤杯;7-储水容腔;81~84-通孔;9-电解容腔;91~92-电解槽;93-加强肋;10-出口橡胶盖;11-绝缘盖;12-间隔墙;13-进水口;14-排气口;15-密封圈;16-电极片;17-连接孔;18-连接板;19-连接螺母;20-接线螺母;21-连接螺栓;23-螺钉;24-电极螺栓;25--过滤网;100-电解模块;101~104-正负极电极板;105~108-中间电极板;109-电解孔;200-水箱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解水装置,包括电源和与电源连接的电极模块100,还包括水箱主体200,所述水箱主体200内设置有储水容腔7和电解容腔9,所述电极模块100设置于电解容腔9内,所述储水容腔7和电解容腔9之间通过若干通孔连通,所述水箱主体200上还开设有用于连通储水容腔7和水箱主体200外环境的进水口13和排气口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氢动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氢动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55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进行镀锌切割丝生产的设备
- 下一篇:一种蒸镀用掩模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