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镀锌退火炉炉内支撑辊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5388.1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9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许小葵;王德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4 | 分类号: | C21D9/54;C21D1/2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300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镀锌 退火炉 支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工业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镀锌退火炉炉内支撑辊。
背景技术
镀锌退火炉炉内支撑辊在开始停炉到炉温降到60℃的这段时间内,因辊身细长原因,要不断转动,以防止辊身单边受热弯曲。
由于钢带静止支撑在支撑辊上,因此钢带与支撑辊不断产生磨擦,长时间运行的结果使支撑辊表面涂层被磨损并使钢带表面划伤。
因此需要对支撑辊表面进行喷涂修复,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并影响生产及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镀锌退火炉炉内支撑辊,其目的是保证支撑辊不会因为受热产生弯曲。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镀锌退火炉炉内支撑辊,所述的支撑辊包括辊芯、辊轴和辊筒,所述的辊筒紧密配合套装在所述的辊芯上,所述的辊芯外表面设有螺旋槽,所述的螺旋槽通过所述的辊轴上的通路与冷却水管连接。
所述的冷却水管通过旋转接头与所述的辊轴连接。
所述的螺旋槽为双头螺旋槽。
所述的冷却水管上设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辊芯上焊上双头螺旋槽,与辊筒热装后形成进出冷却水通道,通过旋转接头通水,在停炉时通水冷却支撑辊,使支撑辊不会因为受热产生弯曲,而在正常生产时停水,减少热量损耗;可以使支撑辊寿命延长,达到正常炉辊的使用寿命约六年,节约大量费用,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支撑辊,2、旋转接头,3、冷却水管,4、阀门,5、辊轴、6、辊芯,7、辊筒,8、螺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为一种镀锌退火炉炉内支撑辊,是在立式钢带退火炉上应用水冷却炉辊,使其在细长辊身条件下,其支撑辊在停炉时不需要转动就可以防止辊身单边受热弯曲,以保证支撑辊受热不产生弯曲。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保证支撑辊不会因为受热产生弯曲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镀锌退火炉炉内支撑辊,所述的支撑辊1包括辊芯6、辊轴5和辊筒7,所述的辊筒7套在所述的辊芯6上,所述的辊芯6外表面设有螺旋槽8,所述的螺旋槽8通过所述的辊轴5上的通路与冷却水管3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为:在控制程序中去掉停炉时辊子继续转动的指令,使水冷支撑辊同其他炉辊一样在停炉时停下。然后通水进行冷却,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目的。
所述的冷却水管3通过旋转接头2与所述的辊轴5连接。
所述的螺旋槽8为双头螺旋槽。
水冷支撑辊的结构,即在辊芯6上焊上双头螺旋槽,与辊筒7热装后形成进出冷却水通道,通过旋转接头2通水,在停炉时通水冷却支撑辊,使支撑辊受热不产生弯曲。而在正常生产时停水,减少热量损耗。
所述的冷却水管3上设有阀门4。
水冷却方式:水冷支撑辊配上相应的旋转接头与冷却水管3、阀门4,在停炉时通冷却水进行冷却。
正常炉辊寿命约六年。而现有技术中的支撑辊的平均寿命在一年半左右。如果本实用新型的采用水冷辊,可以使支撑辊达到正常炉辊的使用寿命约六年。仅以每次换辊的表面喷涂费用计算:支撑辊表面积:3m2,碳化钨喷涂费用每平方1.8万元,可节约碳化钨喷涂费用每根1.8万元×3×(6÷1.5-1)=16.2万元。每座退火炉有三根支撑辊,共可节约48.6万元。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与原支撑辊相同的水冷辊(轴承处尺寸要增大),并配上相应的旋转接头与冷却水管,在控制程序中去掉停炉时辊子继续转动的指令,即可实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53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