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补偿式照明稳压节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5240.8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6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梁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安蕊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彭立琼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偿 照明 稳压 节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控制器,具体是一种能够自动控制照明灯具的补偿式照明稳压节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资源日益紧缺,按照“中国绿色照明工程”要求,照明节电要成为节约电能的重要环节。“大力推广照明节电新技术、新产品,努力降低城市照明电耗”,已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工作重点。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照明节电器和灯具存在以下弊端:
1、不具备稳定电压的功能
现在市场中流行的多种照明节电器只是简单地降低灯具的供电电压,均不具备稳定电压的功能。当电网电压稍有波动时,要么节电器的输出电压升高,灯具不再节电;要么节电器的输出电压降得更低,灯具很容易自动熄灭。
2、气体放电灯“功率因数很低”,增加了用电的无功损耗。
气体放电灯因其发光效率高,在集中照明场所被广泛采用,但这类灯具在电能的利用上有着明显的缺陷,即功率因数很低,一般功率因数仅为0.4~0.6。由于功率因数过低,增加了用电的无功损耗,从而增加了供电的总容量。同时,由于功率因数过低,照明线路中总电流增加,温度上升,灯具及附属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调节电压、稳定电压、节电、延长灯具使用寿命的补偿式照明稳压节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补偿式照明稳压节电器,包括输入控制器、浪涌抑制电路和输出控制器、稳压调压机构、采样电路、主控制器、分时控制电路、编程器和无功功率补偿滤波电路;输入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外电网连接,输出端与浪涌抑制电路和稳压调压机构连接;采样电路的一端与稳压调压机构相连,另一端与主控制器相连;分时控制电路的一端与编程器连接,另一端与主控制器连接;浪涌抑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无功功率补偿滤波电路连接;稳压调压机构的输出端和无功功率补偿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输出控制器连接。
所述的输入控制器为低压断路器;低压断路器由低压断路开关Q1组成;所述的浪涌抑制电路由浪涌抑制元件R1、R2、R3、R4和低压断路开关Q2组成;所述的稳压调压机构由稳压调压电路和电机M1、M2、M3组成;所述的无功功率补偿滤波电路由无功功率补偿电容C1~C3和低压断路开关Q3、Q4、Q5组成;所述的输出控制器为输出交流接触器。
所述的浪涌抑制元件R1、R2、R3的一端通过低压断路开关Q2分别与三相电网输入端Ui、Vi、Wi连接,另一端并联后与浪涌抑制元件R4连接,同时与电网零线N连接。
所述的稳压调压电路由补偿变压器TB1、TB2、TB3和调压变压器TT1、TT2、TT3组成;补偿变压器TB1、TB2、TB3的原边线圈分别连接调压变压器TT1、TT2、TT3的调节端;补偿变压器TB1、TB2、TB3原边线圈的一端通过输出交流接触器连接三相输出端U0、V0、W0,原边线圈的另一端和调压变压器TT1、TT2、TT3的调节端通过低压断路开关Q1与三相电网输入端Ui、Vi、Wi连接;调压变压器TT1、TT2、TT3的输出端分别与电网零线N连接,调节端分别与电机M1、M2、M3连接。
所述的无功功率补偿滤波电路的无功功率补偿电容C1~C3的一端分别通过低压断路开关Q3、Q4、Q5和输出交流接触器与三相输出端U0、V0、W0连接,另一端并联后与电网零线N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外电网通过输入控制器接入,在接入端通过浪涌抑制电路抑制电网中的瞬变浪涌电压和电流。外电网输入的电压和电流进入稳压调压机构,通过采样电路实时采集输出端电流电压信号,操作人员通过编程器设置各时段需稳定的电压值,由分时控制电路给出信号,确定主控制器的电压控制值,通过电机控制输出电压,主控制器根据人工设定的分时段输出值,结合滤波信号采集,做出综合分析,对稳压调压机构发出动作指令,调节补偿电压,对电网电压进行固调加分调。稳压调压机构还可根据三相负载情况进行同调或分调。电压和电流通过输出控制器输出,在输出端设有无功功率补偿滤波电路来改善功率因素和治理谐波,当输出电压发生变化时,采样电路将采样信号送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控制电机调整输出电压,从而达到稳压,使输出端电压一直保持稳定在设定的理想范围内。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安蕊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安蕊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52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