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式摩擦转轴铰链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2949.2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2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肖洋;费敬慈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F16C11/1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式 摩擦 转轴 铰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铰链,尤其涉及运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终端,比如手机、笔记本电脑、游戏机等。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笔记本电脑、游戏机等便携式电子产品终端的日益薄型化,对运用其中的连接结构的要求更加苛刻。比如转轴铰链,不仅要求其更加细小,而且各项力学指标仍然要符合正常的使用要求。对于摩擦转轴铰链来说,一旦轴减小到非常细小,其与轴套之间的摩擦力很难达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式摩擦转轴铰链,它在转轴减小到很细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提供足够的摩擦力矩。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新式摩擦转轴铰链,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为金属转轴,所述铰链还设有转轴的旋转支承件以及多组的摩擦片组,所述摩擦片组套在所述金属转轴上,所述摩擦片组由轴随动摩擦片和不随动摩擦片,所述轴随动摩擦片与转轴同步转动,所述不随动摩擦片能相对转轴转动;所述转轴铰链还设有压紧摩擦片组的机构。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压紧摩擦片组的机构包括弹簧垫片和压紧螺帽,所述压紧螺帽和金属转轴螺纹连接。
所述金属转轴套摩擦片组的那一段的侧面具有止转配合面,所述随动摩擦片的内孔具有与止转配合面配合的孔壁,使两者之间不能相对转动,随动摩擦片与转轴同步转动。
所述不随动摩擦片具有起定位作用的耳部,所述旋转支承件在转轴旁具有沿轴向的定位槽,所述耳部插入所述定位槽。
所述转轴套摩擦片组的部位至转轴一端的这一段的横截面呈腰形;所述不随动摩擦片的内孔为圆孔,圆孔直径与所述腰形中圆柱面的直径相匹配。
所述旋转支承件设有旋转支承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旋转支承孔,所述多组摩擦片组套在旋转支承孔一侧外的转轴上。
所述转轴铰链还具有限定所述转轴的旋转角度范围的限位结构。
所述旋转支承件设有旋转支承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旋转支承孔,所述摩擦片组套在旋转支承孔一侧的转轴上;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旋转支撑件一端的限位槽以及所述转轴上一体成形的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槽处在旋转支承孔的另一侧。
所述旋转支承件为金属注射成形件(MIM);所述旋转支承件具有用于与和其固定的主体连接的连接部位。
所述转轴的圆弧直径在1.4mm至2.4mm之间。
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组摩擦片来提供摩擦力,能够是转轴铰链产生足够的恒定扭矩,即使转轴细至1.4mm至2.4mm,也具有可抵抗高达300牛.毫米转动力矩的“随时停止”功能,另外,制造也非常方便,转轴铰链的结构也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摩擦片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新式摩擦转轴铰链,包括转轴1,所述转轴1为金属转轴,所述铰链还设有转轴1的旋转支承件2以及多组摩擦片组,所述摩擦片组套在所述金属转轴1上,所述摩擦片组由轴随动摩擦片31和不随动摩擦片32,所述轴随动摩擦片31与转轴1同步转动,所述不随动摩擦片32能相对转轴1转动;所述转轴铰链还设有压紧摩擦片组的机构。
所述压紧摩擦片组的机构可采用如下结构:它包括弹簧垫片41和压紧螺帽42,所述压紧螺帽42和金属转轴1螺纹连接。
所述金属转轴套摩擦片组的那一段的侧面具有止转配合面11,所述随动摩擦片的内孔具有与止转配合面11配合的孔壁311,使两者之间不能相对转动,随动摩擦片31与转轴1同步转动。
所述不随动摩擦片32具有起定位作用的耳部321,所述旋转支承件2在转轴旁具有沿轴向的定位槽21,所述耳部321插入所述定位槽21,从而以键槽配合的方式将不随动摩擦片定位住。
为了便于装配,所述转轴套摩擦片组的部位至转轴一端的这一段的横截面呈腰形,也即在这段中,沿转轴周向,所述转轴1既具有圆柱面12,也具有平面,所述平面作为所述的止转配合面11,并在该端和所述螺帽43螺纹连接;所述不随动摩擦片32的内孔322为圆孔,其直径与腰形的圆柱面12的直径相匹配,当不随动摩擦片32被定位在旋转支承件1上时,内孔322可起到一些转轴旋转支承孔的作用。
所述旋转支承件2设有旋转支承孔22,所述转轴1穿过所述旋转支承孔22;所述多组摩擦片组套在旋转支承孔一侧外的转轴上,并抵靠在旋转支承孔22的孔口端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29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