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多级溶氢系统的液相加氢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2859.3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8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马守涛;王刚;田然;刘永刚;于春梅;孙发民;赵野;赫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67/02 | 分类号: | C10G6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谢小延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多级 系统 相加 反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多级溶氢系统的液相加氢反应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产品循环液相加氢处理的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很多国家通过环境立法来限制柴油的硫含量,使其达到很低的水平(10~15μg/g),以降低有害气体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美国在2006年使柴油中的硫含量降低到15μg/g。德国在2003年一月份将硫含量降低到10μg/g。欧盟其他国家和日本在2008年将硫含量降低到10μg/g。我国城市车用柴油国家标准GB19147-2009参照欧洲Ⅲ类标准制定,其硫含量要求小于350μg/g。国家环保部发布的第五阶段车用汽柴油排放指标中柴油硫含量要求小于10μg/g。
国际市场柴油需求在不断增长,然而,高品位的原料油供应却在减少。如何利用低品位的原料油来生产超低硫柴油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是炼油厂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很大挑战。为应对挑战,一方面需要解决关键技术难题,新建加氢装置进行柴油的深度加氢脱硫;另外一方面又需要降低风险和重复投资以保障经济效益。在传统的滴流床加氢工艺中,氢气需要从气相传递到液相,然后溶解氢和含硫化合物在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发生反应,从而达到脱硫目的。在此过程中,所需要的氢气量远远大于加氢反应所消耗的氢气量。这是因为,一方面,加氢反应是一个强放热反应,为了控制反应温度,需要大量的氢气和原料油通过催化剂床层带走反应热;另外一方面,在气-液-固三相的反应中,维持较高的氢分压有利于加氢反应,抑制焦炭生成,延长催化剂寿命。此外,没有参加反应的氢气通过循环氢压缩机将其提高压力后重新输送到反应器中参与反应。循环氢压缩机作为加氢过程的关键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较高。为了取消循环氢和循环氢压缩机,降低装置的投资成本,液相加氢技术被提了出来,在液相循环加氢工艺中,氢气和原料油先预混合,使氢气溶解在原料油中,再进入反应器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所需氢气完全来自溶解的氢,而无需额外补入冷氢。液相循环加氢工艺具有反应器比较小,投资成本低,反应温度容易控制等优点,但是,液相循环加氢也存在一个问题,即为了满足加氢过程中所需要的氢气量,需要使用大量的循环油或额外加入溶剂来溶解氢气,致使加氢效率降低。
一般含有简单硫化物的原料在滴流床加氢反应器中加氢脱硫的反应速率除了与有机硫化物的浓度有关系外,还受催化剂的润湿状况、反应器系统中的有机氮化物和H2S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催化剂的润湿因子是对在加氢反应条件下催化剂表面被液体反应物所浸润程度的一种度量。催化剂的浸润程度越高、催化剂的润湿因子就越高,也就是说催化剂的有效利用率越高。在催化剂等因素确定的条件下,影响催化剂润湿因子的主要因素是反应器中液体的流速,以及气体和液体流速的比(氢油比)。一般认为,液体流速增加增强催化剂润湿效果,而常规加氢工艺多采用远远超过反应所需的大氢油比,从而降低了催化剂的润湿效果,对润湿因子有不利的影响。此外,炼油过程中氢气循环环节的投资占整个过程成本的比例较大。
有机氮化物是加氢催化剂的毒物,对加氢脱氮、加氢脱硫和加氢脱芳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抑止作用主要是由于有些氮化物和大多数氮化物的中间反应产物与催化剂的加氢反应活性中心具有非常强的吸附能,从竞争吸附的角度抑止了其他加氢反应的进行。而通过加氢产物循环将大大稀释原料中的杂质含量,有利于发挥催化剂的性能。
美国专利US20060144756A1公开了一种两相加氢控制系统方法和装置。在连续的液相加氢过程中,取消了循环氢,加氢反应所需要的氢都来自于液相溶解的氢,不需要额外的氢气。但其需要使用氢气溶解度较大的溶剂或稀释剂来溶解氢气,影响后续的加氢效率。
US6213835、US6428686、CN200680018017.3等公开了一种预先溶解氢气的加氢工艺,通过控制液体进料中的氢气量控制反应器中的液体量或气压。但其没有完全解决将在加氢精制反应过程中产生的H2S、NH3等有害杂质脱除的问题,导致其不断在反应器内累积,大大降低了反应效率,也无法有效处理硫、氮含量较高的原料,上述文献也没有公开反应器
的具体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多级溶氢系统的液相加氢反应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28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卡扣型生物芯片
- 下一篇:降低乙炔炭黑视比容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