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性纳米粒子射流与磁力工作台耦合油膜形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0689.5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1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贾东洲;李长河;王胜;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55/03 | 分类号: | B24B55/03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6652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性 纳米 粒子 射流 磁力 工作台 耦合 油膜 形成 装置 | ||
1.一种磁性纳米粒子射流与磁力工作台耦合油膜形成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个磁力工作台,工件被磁力吸附在其上;砂轮设置在工件的加工位置,喷嘴安装在砂轮罩上与工件配合的位置;喷嘴通过磁性纳米流体输送管与磁性纳米流体供液装置连接,通过压缩空气输送管与空气压缩机连接;磁性纳米流体和压缩空气在喷嘴中经混合加速后形成三相流喷雾:压缩空气、磁性纳米粒子和磨削液基油粒子的混合喷雾;三相流喷雾进入到工件和砂轮之间的磨削区,磁力工作台与三相流喷雾进行磁耦合,在工件表面形成油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纳米粒子射流与磁力工作台耦合油膜形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磁力工作台为电磁工作台,它包括下部的吸盘体和上部的盖板;在吸盘体内设有心体,心体上缠绕线圈,线圈与电源控制电路连接;盖板上设有若干绝磁层,将盖板分割为多个小块,而形成N极与S极相间的分布形态,绝磁层使绝大部分磁力线都通过工件回到吸盘体,而不致通过盖板回去,以构成完整的磁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纳米粒子射流与磁力工作台耦合油膜形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绝磁层由巴氏合金非磁性材料制成,宽度c取2.0-4.5m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纳米粒子射流与磁力工作台耦合油膜形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N极块和S极块总数量为奇数,各N极块、S极块等宽,并且N极端头板宽度h1、N极块宽度h3和S极块宽度h2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纳米粒子射流与磁力工作台耦合油膜形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包括单片计算机管理单元,单片计算机管理单元与光电耦合可控硅过零控制交流开关单元连接,光电耦合可控硅过零控制交流开关单元与整流滤波单元连接,整流滤波单元与过载自动保护单元连接,过载自动保护单元与无电弧电压极性切控单元连接,无电弧电压极性切控单元输出工作电压到线圈;光电耦合可控硅过零控制交流开关单元与交流电源变压器连接,交流电源变压器与工频电源输入端连接;单片计算机管理单元还与连续可调电压输入控制单元连接,连续可调电压输入控制单元与光电耦合可控硅过零控制交流开关单元连接;单片计算机管理单元与无电弧电压极性切控单元连接,作为退磁回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纳米粒子射流与磁力工作台耦合油膜形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喷嘴与工件距离d为10-25cm,喷嘴与工件的夹角α为15°-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068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报刊架
- 下一篇:餐厨垃圾电子束杀菌发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