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室内外两用自承式复合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0147.8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4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巧;刘宏超;李闽刚;何军;卢星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43007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外 两用 复合 光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内外两用自承式复合光缆。
背景技术
随着FTTH(光纤入户)的快速发展,对光缆的批量成束使用、室内外布线两用、低摩擦光缆穿管性能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有的普通蝶形光缆大批成束使用时,需要用扎带扎紧,对光缆保护不佳,使用不便,影响安装施工进度;当需要室内外布线两用时,需要用室外光缆进行接续,增加了施工难度;当需要单根穿管使用时,由于普通蝶形光缆尺寸偏大、护套摩擦系数偏高,不仅降低了穿管效率,且占用了较大的管道空间,浪费管道资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室内外两用自承式复合光缆,它不仅能满足室外管道和架空布缆要求,而且可便于室内成束布线和穿管布线。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有光缆和吊线,光缆通过吊带与吊线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缆为复合光缆,所述的复合光缆包括复合缆芯和外护套,所述的复合缆芯包括中心加强件和绞合在中心加强件外周的单根光缆。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单根光缆为蝶形光缆,所述的蝶形光缆包括蝶形护套和包含在护套中心的1~2根光纤。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蝶形护套内光纤的两侧设置有加强件。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蝶形护套径向截面呈圆形,在护套外两侧开设纵向V形槽,由此构成蝶形径向截面。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蝶形护套内设置的加强件为钢丝,所述的蝶形护套由动摩擦系数小于0.20的聚烯烃材料制成。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复合缆芯还包括有扎纱和缠绕缆芯的阻水件,在缆芯一侧设置开缆绳。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复合缆芯外包覆金属铠装层,所述的金属铠装层由纵包钢带或纵包铝带构成。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吊线为绞合钢丝或单根钢丝,吊线外包覆外护层,外护层通过吊带与外护套相联成一体,构成8字形外护套。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中心加强件为非金属中心加强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一体化的8字形自承式内外复合光缆结构具有较强的自承强度,不仅满足室外布线时管道和架空敷设要求,而且便于室内成束批量布线和单根穿管布线,可通过一次敷设实现一个节点到多个节点的光网络连接,从而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敷设资源,降低成本;2、低摩擦蝶形光缆不仅摩擦系数低便于穿管,自身强度较高且弯曲性能好,便于分支和室内敷设,而且V形槽结构易于光缆开剥和光纤分离,使得分歧接续方便安全;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设置合理,敷设分歧性能好,能够充分满足光纤入户的敷设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径向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蝶形光缆的径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包括有复合光缆和吊线8,复合光缆通过吊带与吊线相连,所述的吊线为绞合钢丝,吊线外包覆外护层,所述的复合光缆包括复合缆芯和外护套7,所述的复合缆芯包括非金属中心加强件1和绞合在中心加强件外周的单根光缆2,非金属加强件为FRP,单根光缆为2~12根,所述的单根光缆为蝶形光缆,蝶形光缆包括蝶形护套23和包含在护套中心的1根光纤21,蝶形护套内设置有加强件22,加强件设置在光纤的两侧,所述的蝶形护套径向截面呈圆形,直径为2mm,在护套外两侧开设纵向V形槽,由此构成蝶形径向截面,蝶形护套内设置的加强件为细钢丝,所述的蝶形护套由动摩擦系数小于0.20的聚烯烃材料制成。复合缆芯还包括有扎纱3和缠绕缆芯的阻水件4,扎纱为芳纶或聚酯纱,阻水件为阻水纱,在缆芯一侧设置有开缆绳5,复合缆芯外包覆金属铠装层6,所述的金属铠装层由纵包钢带构成。金属铠装层外包覆外护套7,外护套由聚乙烯或其它耐候性能好的高分子材料制成,外护套上端通过吊带与吊线的外护层相联成一体,构成一体化的8字形外护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未经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01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