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对中阀内件调节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9524.6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5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史艳伟;付连峰;舒婷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贝尔控制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1/48;F16K1/42;F16K1/36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郑书利 |
地址: | 3252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中阀内件 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内件能够自动对中的调节阀。
背景技术
传统的调节阀,其阀杆与阀芯固定连接,当阀体内压力较高时,阀杆会受到介质的冲刷力,产生变形和震动,而阀芯会随着阀杆的偏移而出现密封不严,阀芯运动的准确性和运动精度变差;更多的情况是,阀门装配后阀杆与执行器的驱动轴通常不在同一轴线上,存在较大误差,当阀杆与驱动轴连接固定后,阀杆会产生一定的偏斜,不仅影响阀杆自身动作的灵活性,同时也很大程度影响阀芯运动的准确性和运动精度,最终也会导致出现密封不严。
发明内容
鉴于目前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解决阀内件对中性差问题,有效改善阀芯运动的准确性和运动精度,同时提高对阀座密封面保护的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自动对中阀内件调节阀,包括阀体、阀座、阀芯、阀杆和阀盖,阀座固定在阀体的阀腔内,阀杆带动阀芯上下移动实现阀门的打开或关闭,其特征在于:阀芯和阀杆采用对卡式连接,阀芯顶部设有T型槽,阀杆底部设有T型头,T型头活动插设在T型槽内。
上述技术中,改变了原来阀杆与阀芯一体的设计理念,阀杆与阀芯采用了对卡式的动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实现了阀杆与阀芯的自动对中,有效改善阀芯运动的准确性和运动精度,阀芯与阀杆采用动连接后,阀杆在动作时会随着阀芯的运动而自动定心,从而有效的补偿阀杆的运动误差;当阀体内压力较高时,阀杆会受到介质的冲刷力,产生变形和震动,而阀芯可以有效的补偿偏移,实现良好的密封。
阀座的流通孔进口外围设有防冲刷台。防冲刷台可以有效防止介质冲刷阀座密封面,实现对阀座密封面的保护。
阀芯设有导向部,阀盖设有对应的导向孔。导向孔可以对阀芯起到导向作用,提高了阀芯的运动精度。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有关细节: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对中阀内件调节阀,包括阀体7、阀座6、阀芯4、阀杆1和阀盖2,阀座6通过螺纹旋紧固定在阀体7的阀腔内,阀杆1带动阀芯4上下移动实现阀门的打开或关闭,阀芯4和阀杆1采用对卡式连接,阀芯4顶部设有T型槽9,阀杆1底部设有T型头8,T型头8活动插设在T型槽9内,阀座6的流通孔进口外围设有防冲刷台5,阀芯4设有导向部,阀盖2设有对应的导向孔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贝尔控制阀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贝尔控制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95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