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梯形塑钢缠绕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8534.8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0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阴法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天迈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6 | 分类号: | F16L9/16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104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梯形 塑钢 缠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中常用的排水管道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改进的梯形塑钢缠绕管。
背景技术
目前,塑管缠绕管的结构比较丰富多彩,常见的结构形式是,加强筋的形式是立式的,这种结构的塑钢缠绕管容易出现倒筋的问题,例如中国专利申请200710076613.3中公开的一种塑钢缠绕管带材就是典型的代表,这种结构的缠绕管由于加强筋的截面为竖直的矩形,比较单薄,尤其是在加强筋与管壁结合部位比较容易折弯,很容易出现倒筋的问题。为此有人专门研发出其他结构样式的塑钢缠绕管,例如中国专利201020613123.X中公布的一种塑钢缠绕管带材及塑钢缠绕管,其中的加强筋截面为T形,但是该种结构的加强筋也存在容易倒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梯形塑钢缠绕管,综合考虑现有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情况下,通过对加强筋的结构进行改型,基本成本不显著提高的情况下,提供一种具有差异化的塑钢缠绕管,可进一步提升新产品升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梯形塑钢缠绕管,包括管材本体,所述管材本体是由一体注塑成型的且内嵌有加强筋的板材通过缠绕热焊的形式形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断面为梯形,且在所述加强筋中央设有立式钢带。
所述钢带截面为矩形。
所述钢带截面尺寸最小为:9毫米×1.0毫米,最大为:64毫米×4毫米。
所述钢带截面为梯形。
所述钢带截面为V形,且尖端朝外。
所述钢带截面为T形,且尖端朝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加强筋的结构样式进行了改进,仅仅是增加了部分PE塑料原料,却对加强筋的强度尽心了大幅度的提升,提供了一种新型可选结构,同时具有较好的外观效果,厚实耐用。综合考虑缠绕管的连接过程,连接也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部分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部分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三的部分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四的部分剖视图;
图中:1管材本体,2加强筋,3钢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梯形塑钢缠绕管,包括管材本体1,管材本体是由一体注塑成型的且内嵌有加强筋的板材通过缠绕热焊的形式形成的,板材相邻之间搭接且热焊,形成紧固连接。这些属于现有技术的一部分,改进之处在于,加强筋2的断面为梯形,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改善加强筋与管壁结合部位的强度,防止倒筋现象的出现,同时也便于和内螺纹旋转接头相配合,且在加强筋中央设有立式钢带3。钢带截面为矩形,其截面尺寸最小为:9毫米×1.0毫米,最大为:64毫米×4毫米。原则上,缠绕管的管径越大,加强筋的截面积越大。
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所述钢带3截面为梯形。
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所述钢带3截面为V形。
实施例四,如图5所示,所述钢带3截面为T形。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天迈管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天迈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85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供水压力罐
- 下一篇:一种用于磨削深孔内螺纹的加长磨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