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缆固定板及光缆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8502.8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1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藤仓光维通信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G02B6/4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邱江霞 |
地址: | 201699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缆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缆固定板及光缆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信息技术革命,“光进铜退”已经逐步通过了试点验证。由于无源光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现阶段的光纤到户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得到大规模的实际应用。伴随无源光网络和光纤到户的建设,不论是在光缆交接箱一级分光中还是楼道单元分纤箱二级分光中都需要对光缆进行固定和接地保护。而现在所使用的固定方式,都是采用一些紧固件分别对光缆进行固定,并另外设置接地端。这样带来的缺点是在光缆固定的可靠性不够高,光缆与各类通信箱体之间的固定安装缺乏统一的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光缆和通信箱体之间的固定缺乏统一标准并且固定光缆的可靠性不够高的缺陷,提出一种光缆固定板及包括其的光缆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缆固定板,其特点在于,包括一主板,该主板上设有:
至少一凸起部件,每个凸起部件和该主板间形成一空隙,该空隙用于穿过一喉箍,每个凸起部件用于和对应的喉箍配合固定光缆外护套;
至少一安装孔,用于通过紧固件将该主板与一通信箱体固定连接,每个安装孔上均设有一绝缘垫圈;
至少一固定柱安装孔,该至少一固定柱安装孔的形状与光缆加强芯固定柱的截面形状相匹配,用于固定连接该光缆加强芯固定柱;
一接地孔,用于安装一接地端子。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该光缆加强芯固定柱为现有,其主要作用是固定光缆的位置,以保证光缆的拉托力,并且该光缆加强芯固定柱采用导电材料,从而在发生雷击时通过接地泄流。而该通信箱体举例来说可以是分纤箱或ONU箱(光节点箱)等。该绝缘垫圈的作用就是将该光缆固定板与该通信箱体绝缘,当有雷击发生时避免损伤该通信箱体内的设备。
较佳地,每个凸起部件均为与该主板一体成型的一L型板,该L型板的凸起面和该主板所在平面平行。
较佳地,该至少一固定柱安装孔的形状为正六边形。
因为光缆加强芯固定柱的截面多采用六边形,将该至少一固定柱安装孔的形状设为正六边形能够适用于大多数光缆加强芯固定柱的外形结构。
较佳地,该至少一固定柱安装孔的数量和该至少一凸起部件的数量相等。
较佳地,该主板上相对的两端各设有一安装孔。
两端各设有一安装孔使得该光缆固定板和通信箱体固定连接时能够受力较平衡,并提高了固定连接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的光缆固定板的光缆固定装置,该光缆固定装置还包括至少一该喉箍、至少一该光缆加强芯固定柱和该接地端子,至少一该喉箍分别一一对应地套设于该至少一凸起部件上,至少一该光缆加强芯固定柱分别一一对应地固定安装在该至少一固定柱安装孔内,该接地端子安装于该接地孔内。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光缆固定板及光缆固定装置,通过在光缆固定板的主板上设置凸起部件和固定柱安装孔,分别配合紧固件可靠地固定光缆外护套和光缆加强芯固定柱,并利用安装孔将主板与通信箱体固定连接,使得同样的固定方法能够适用于多种通信箱体,并提高了固定光缆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光缆固定板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光缆固定板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光缆固定板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参考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光缆固定板,包括一主板1,该主板1上设有:
至少一凸起部件2,每个凸起部件2和该主板1间形成一空隙,该空隙用于穿过一喉箍,每个凸起部件2用于和对应的喉箍配合固定光缆外护套;
至少一安装孔3,用于通过紧固件将该主板1与一通信箱体固定连接,每个安装孔3上均设有一绝缘垫圈;
至少一固定柱安装孔4,该至少一固定柱安装孔4的形状与光缆加强芯固定柱的截面形状相匹配,用于固定连接该光缆加强芯固定柱;
一接地孔5,用于安装一接地端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藤仓光维通信器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藤仓光维通信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85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观靶镜的转向内调焦装置
- 下一篇:光纤快速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