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凹孔的两级滑块内抽芯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7762.3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8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劲松;赖久乐;卓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天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4 | 分类号: | B29C45/4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533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凹孔 两级 滑块内抽芯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模具的抽芯机构。
背景技术
整体形状为圆形并带有内凹孔的塑料部件的加工流程一般按图1所示的方式,这里的内凹孔是指在圆周方向的内凹,需要滑块抽芯成形。图1中的塑料产品由两个半圆塑料产品通过四条筋位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圆,这样18个内凹孔和2处筋位共20个滑块抽芯就刚好形成一个整圆。因产品本身就不大,产品尺寸:直径55mm,高27mm,滑块空间有限,又要同时抽芯,模具结构就有一定的难度。传统的模具结构是对内凹孔都进行滑块强行脱模,如图2—图7所示。
其中,01`为前模仁,02`为锁紧块,03`、10`和11`为滑块(其中滑块03`共有18件),04`为压板,05`为滑块座,06`为导套,07`为导柱,08`为后模仁,09`为导向销,B`为注塑产品。
此类模具动作为模具开模,然后导柱07`在顶出力作用下向上运动,导柱07`头部斜面作用滑块03`、10`和11`的斜面使它们同时在滑块座05`里同步向外滑动,产生对注塑产品B`的所有内凹孔进行抽芯。
如此开模时,滑块03`对内凹孔强制脱模并且同时抽芯,虽然有导向销09`,但还是会有偏移和快慢,所以注塑产品B`的每个内凹孔大小和形状都不一样,产品的内凹孔部位会因为滑块强行脱模而被拉伤,变形。达不到产品的使用要求。
更加不利的是,被加工产品的系右两个半圆状产品拼合而成,中间需要连接4条筋位,注塑之后,需要人工去除筋位,增加了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克服现有塑料模具的抽芯机构在开模抽芯时容易拉伤产品内凹孔部位的缺点,提供一种在开模抽芯时不拉伤产品的抽芯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凹孔的两级滑块内抽芯机构,包括沿纵轴线开合的动模板和定模板,前模仁、锁模块安装在定模板上;动模板上设置有沿所述的纵轴线的横截面上的圆周布置的若干个滑块,所述的滑块沿所述圆周的径向延伸,滑块外端设置在由滑动座、压板构成的径向滑道中,靠近后模仁的滑块内端连接抽芯模具;动模板上设置有沿开模方向伸展的导套,导套围合在后模仁外,导柱在导套内纵向滑动,导柱顶部的斜面与滑块的内斜面配合,当导柱顶升时将滑块沿径向向外顶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呈现外端大、内端尖的楔形,相邻滑块之间间隔一个挡块,挡块的内端抵住被加工产品;所述的滑块的两侧各可相对滑动地连接一个滑片,滑片的侧面设有被加工产品的内凹孔的模具;所述的挡块设有用于阻止滑片与滑块一同向外端退出的凸肩,所述的滑块上设有限制滑片的滑动行程的限制部件。
进一步,所述的限制部件包括开设在滑片上的滑槽和设置在滑块上的第一销钉,所述的第一销钉在滑槽内滑动,所述的滑槽的端部形成滑片滑动形成的终点。
再进一步,所述的滑片与滑块通过燕尾槽可滑动地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凸肩是一个光顺曲面。
在开模时,滑块在导柱的顶推下向外端退出。此时,滑片受凸肩的阻挡不能随同滑块同步退出,而是向滑块内端相对滑动。由于滑块呈楔形,内端小,滑片沿圆周向滑块中心线方向收缩,滑片侧面的模具从被加工产品的内凹孔抽出。这是一级内抽。
当滑片到达其滑动行程的终点时,滑块将强制拉动滑片一起退出,同时,滑片向内收缩的距离已经足够大,此时凸肩已经不能阻挡滑片的运动。如此,滑块整体上向外滑动,完成二级内抽。
本实用新型的抽芯按照二级方式进行,模具在抽芯前先从产品的内凹孔部位侧向退出,防止产品因为滑块强行脱模而被拉伤,变形。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滑块强制脱模的方式,本实用新型用一个大滑块带动两个小滑块来进行抽芯,是对产品每个内凹孔各自抽芯,滑块互不干涉,滑块的运动也更加的稳定,模具的生产性有了保证,这就保证了每个内凹孔的大小和形状的一致性,达到了产品的性能要求;同时取消了两个产品连接的四条筋位,产品实现了全自动生产,大大降低了后续人工去除筋位的成本,产品生产效率也有很大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防止产品的内凹孔部位因强行脱模而拉伤、变形;内凹孔的大小和形状的一致性高;可实现全自动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生产流程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注塑后合模状态的主视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注塑后合模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现有技术的开模状态的主视图
图6是现有技术的开模状态的俯视图
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注塑后合模状态的主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注塑后合模状态的俯视图
图10是图9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天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天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77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暖耳功能的耳机
- 下一篇:一种可连续多遍研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