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向环绕音响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7635.3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3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兆綦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创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2 | 分类号: | H04R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寰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8 | 代理人: | 王晔;于淑惠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向 环绕 音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向环绕音响,特别涉及一种可调整出音方向的多向环绕音响。
背景技术
科技的日新月异让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而现代人生活忙碌,在闲暇之余会通过聆听音乐或看电影来放松身心,所以现代人在住家环境的打造过程中常会规划家庭剧院、环绕音响等设备,让现代人在居家的舒适环境中可以充分享受优质的音效质量。
以5.1声道的环绕音响组设置在客厅为例,该环绕音响组包含有五个中高音音响及一个低音音响,五个中高音音响中的三个中高音音响可分散地设置在电视柜处,另外两个中高音音响则分别设置在沙发区两侧,该低音音响亦设置在电视柜处,并居于电视柜处的三个中高音音响的下方。
然上述中,使用者若欲调整中高音音响的出音方向,需要移动整个中高音音响,以及中高音音响仅能左右旋转调整出音方向,若要出音方向有上下方向的改变,需要中高音音响整个往下或往上移动,所以中高音音响的出音方向调整上相当不便利,且可调整的出音方向选择少,实用性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向环绕音响,希望通过此设计,改善音响的出音方向调整不便利且可调的出音方向选择少的问题。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多向环绕音响,包含有:
一音箱,其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并在该音箱一侧形成一开口;
一喇叭组件,其设置在该音箱开口处,该喇叭组件具有一基座及一出音单元,该出音单元可转动的组设于该基座并外露于该基座,且该出音单元与基座之间形成转动调整空间;以及
一盖体,其系罩设于该喇叭组件且位于该音箱的开口外,并该盖体上设有一对应于出音单元的出音孔。
上述中,该多向环绕音响的出音单元与基座之间形成转动调整空间,使用者可施力于该出音单元上并形成力矩让出音单元可相对于基座转动,以此可轻易且多向地调整出音单元的出音方向,而不需要移动整座多向环绕音响,故该多向环绕音响具有可便利调整出音方向,以及可提高出音方向的调整选择性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向环绕音响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向环绕音响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前视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向环绕音响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后视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多向环绕音响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多向环绕音响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的作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多向环绕音响的一优选实施例组设在一底座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多向环绕音响的一优选实施例组设在另一底座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多向环绕音响的一优选实施例组设在一立架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 音箱 25 喇叭单元
11 开口 26 网框
12 锁固孔 27 穿孔
13 组接孔 28 控制单元
20 喇叭组件 29 组接勾部
21 基座 30 盖体
22 出音单元 31 出音孔
23 转动调整空间 40、40a 底座
24 架体 50 立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阅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向环绕音响的一较佳实施例,其包含有一音箱10、一喇叭组件20及一盖体30。
该音箱10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并在该音箱10的前侧面形成一开口11,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该音箱10的后侧面上设有锁固孔12,锁固孔12邻近音箱10的端部。
该喇叭组件20是设置在该音箱10开口11处,该喇叭组件20具有一基座21及一出音单元22,该出音单元22系可转动的组设在该基座21上并外露于该基座21,请配合参阅图2、图3、图4与图5所示,该出音单元22与基座21之间形成转动调整空间23,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该喇叭组件20包含有一架体24,该架体24上设有喇叭单元25与一网框26,该网框26上设有一穿孔27,所述出音单元22设于该架体24上且伸出该网框26的穿孔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创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台湾创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76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