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蓄电池支架组件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6884.0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8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跃明;赵宁;乔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蓄电池 支架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蓄电池支架组件及采用这种汽车蓄电池支架组件的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蓄电池的作用是把电能储存起来,在启动发动机时将电能释放出来。汽车蓄电池通过蓄电池支架固定安装在车身上。汽车蓄电池支架的结构形式、刚度及强度对汽车前舱整体的耐久性、稳定性有很大影响。虽然蓄电池的电压对人体来说较为安全,但是其中包含的硫酸等危险物质还是需要妥善处置。另外,由于蓄电池的质量通常为20千克左右,对安装部位的疲劳耐久性亦是较大考验,因此,通过设计合理的安装支架,将蓄电池稳定且持久地固定在车身结构上,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提高蓄电池在车身上安装位置的灵活性,同时增强蓄电池安装稳定性的汽车蓄电池支架组件,以及采用这种汽车蓄电池支架组件的汽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蓄电池支架组件,包括前蓄电池支架和后蓄电池支架,所述前蓄电池支架和后蓄电池支架均括:用于支承汽车蓄电池的支承部;位于所述支承部两侧用于与车身水平面焊接的水平搭接面;连接所述水平搭接面与支承部的第一连接面;位于所述支承部两侧用于与车身垂直面焊接的垂直搭接面;连接所述垂直搭接面与所述支承部的第二连接面。
优选地,所述支承部以及位于所述支承部两侧的所述第一连接面、所述水平搭接面形成截面呈几字型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面上设置有支承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面的边缘部设置有加强边。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面及第二连接面与所述支承部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局部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水平搭接面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局部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支承部上设置有用于与汽车蓄电池连接的安装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身、蓄电池,以及上述将所述蓄电池安装至所述车身的的汽车蓄电池支架组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蓄电池支架组件的前、后蓄电池支架间隔安装在车身上,前、后蓄电池的尺寸及各自的安装高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以保证蓄电池被水平安装在车身上。采用这样的结构,提高了蓄电池在车身上安装位置的灵活性。同时,前、后蓄电池支架水平搭接面主要承受蓄电池重力带来的垂直方向的压力,垂直搭接面主要承受蓄电池在车身上偏装带来的扭矩,从而有效地分散了蓄电池对安装点的冲击,提高了支架本身和车身安装位置的疲劳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汽车蓄电池支架组件与车身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前蓄电池组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前蓄电池支架的展料与排样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汽车蓄电池支架组件与车身结构装配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蓄电池支架组件包括前蓄电池支架10和后蓄电池支架20。所示前、后蓄电池支架10、20分别独立间隔设置,共同支承汽车蓄电池,且采用大致相同的结构。以下以前蓄电池支架10为例进行说明。
请同时参见图1和图2,所述前蓄电池支架10包括:用于支承汽车蓄电池的支承部11;位于所述支承部11两侧用于与车身纵梁的水平面31焊接的水平搭接面12;连接所述水平搭接面12与支承部11的第一连接面13;位于所述支承部11两侧用于与车身纵梁的垂直面32焊接的垂直搭接面14;连接所述垂直搭接面32与所述支承部11的第二连接面15。
所述位于支承部11同一侧的水平搭接面12和垂直搭接面14基本垂直设置。
所述支承部11以及位于支承部11两侧的第一连接面13、水平搭接面12形成截面呈几字型的结构。
由于垂直搭接面14受到的剪切力较大,为保证支承强度,所述第二连接面15上设置有支承加强筋151。
所述第二连接面15的边缘部设置有加强边153。
所述第一连接面13及第二连接面15与所述支承部1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局部加强筋131。
所述第一连接面13与所述水平搭接面1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局部加强筋132。
所述支承部上11设置有用于与汽车蓄电池连接的安装点114。
图3为前蓄电池支架10的坯料展开图和排样图,本实施方式采用的前蓄电池支架10虽然翻边较多,但是保证了较高的材料利用率,并且此支架可以通过落料冲孔、翻边、压弯三个最为简单的工艺步骤完成成形,是高结构强度与冲压工艺性的良好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68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悬置支架、发动机悬置系统及汽车
- 下一篇:三角窗密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