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动防坠式转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5860.3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4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镫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12 | 分类号: | F16C1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动防坠式 转轴 装置 | ||
技术领域
一种旋动防坠式转轴装置,尤指上盖依转轴装置转动时,同时带动缓冲杆转动,让缓冲杆于转动时抵持于限位件,使缓冲杆产生弹性扭转变形,以防止上盖快速落下的旋动防坠式转轴装置。
背景技术
掀盖式电子产品如:笔记本电脑、行动电话或个人行动助理(PDA)等,是利用转轴使本体与盖体可相对翻掀,然而现有转轴主要是利用承架将母轴固定于本体,再使母轴内所穿设的公轴连接盖体,利用母轴与公轴所产生的摩擦力来支撑盖体定位,但盖体在闭合于本体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使用者操作不当,而让盖体快速地朝本体转动位移并产生碰撞,使电子产品受到损伤。
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与缺失,即为相关业者所亟欲研发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限位件以及缓冲杆,让上盖依转轴装置于转动时,同时带动缓冲杆转动,并利用限位件使缓冲杆弹性扭转变形,进而产生弹性复位能力,以防止上盖因使用者使用不当而快速落下,并可利用缓冲杆因扭转变形所产生的弹性复位能力,使上盖轻易开启或自动开启。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动防坠式转轴装置,设置有转轴装置、限位件以及缓冲杆,其中:
该转轴装置具有承架,承架上固定有母轴,母轴内穿设有公轴,公轴一端延伸有用以连接上盖的连接部,且公轴内具有贯穿公轴两端的容置空间;
该限位件两侧分别具有固定部与限位部,限位部表面设置有通孔,且限位部于通孔内凸设有止挡部,而固定部固定于转轴装置的承架一侧,并使限位件的通孔正对于转轴装置的容置空间;
该缓冲杆为具弹性的杆体,缓冲杆设置有扭转部,扭转部位于转轴装置的容置空间内,扭转部一侧设置有用以连接固定于上盖的传动部,扭转部于远离传动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抵持部,抵持部位于限位件的通孔内,且抵持部至少一侧设置有止挡面,使缓冲杆受上盖依公轴转动带动旋转时,缓冲杆的止挡面会抵持于限位件的止挡部,而让扭转部产生弹性扭转变形。
所述的旋动防坠式转轴装置,其中,该缓冲杆的抵持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止挡面。
所述的旋动防坠式转轴装置,其中,该限位件的限位部于通孔内间隔凸设有多个止挡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限位件以及缓冲杆,让上盖依转轴装置于转动时,同时带动缓冲杆转动,并利用限位件使缓冲杆弹性扭转变形,进而产生弹性复位能力,以防止上盖因使用者使用不当而快速落下,并可利用缓冲杆因扭转变形所产生的弹性复位能力,使上盖轻易开启或自动开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构件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构件的立体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
图8为图7的A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转轴装置;11-承架;12-母轴;13-公轴;131-连接部;132-容置空间;2-限位件;21-固定部;22-限位部;23-通孔;24-止挡部;3-缓冲杆;31-扭转部;32-传动部;33-抵持部;331-止挡面;4-上盖;41-夹固部;42-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旋动防坠式转轴装置,设置有转轴装置1、限位件2以及缓冲杆3,其中:
该转轴装置1具有承架11,承架11上固定有母轴12,母轴12内穿设有公轴13,公轴13一端延伸有连接部131,连接部131连接固定于上盖4一侧的连接孔42内,且公轴13内具有贯穿公轴13两端的容置空间132。
该限位件2两侧分别具有固定部21与限位部22,限位部22表面设置有通孔23,且限位部22于通孔23内间隔凸设有多个止挡部24,而固定部21固定于转轴装置1的承架11一侧,并使限位件2的通孔23正对于转轴装置1的容置空间132。
该缓冲杆3为具弹性的杆体,缓冲杆3设置有扭转部31,扭转部31位于转轴装置1的容置空间132内,扭转部31一侧设置有传动部32,传动部32连接固定于上盖4的夹固部41,而扭转部31于远离传动部32的另一侧设置有抵持部33,抵持部33位于限位件2的通孔23内,且抵持部33两侧分别设置有止挡面331。
当上盖4依公轴13转动时,上盖4的夹固部41会同时带动缓冲杆3转动,且缓冲杆3于转轴装置1的容置空间132内呈自由转动状态。
请参阅图1至图8所示,由图6、图7与图8中可看出,当上盖4在一定的转动范围内呈自由转动状态,也就是该缓冲杆3的止挡面331未抵持限位件2的止挡部24时,在此自由转动状态下,上盖4只有依靠转轴装置1的母轴12与公轴13所产生的摩擦力定位,当使用者翻掀上盖4让缓冲杆3的止挡面331转动抵持于限位件2的止挡部24时,使用者必须对上盖4施予更大的力量,让上盖4带动缓冲杆3的传动部32转动,而缓冲杆3的止挡面331抵持于限位件2的止挡部24形成定位,使缓冲杆3的扭转部31弹性扭转变形,并使扭转部31产生弹性复位能力。由上所述,即可利用缓冲杆3的止挡面331与限位件2的止挡部24的设置,防止因使用者操作不当,而让上盖4快速落下的问题,并可利用缓冲杆3的扭转部31弹性扭转变形所产生弹性复位能力,让使用者在开启上盖4时,可以较小的力量轻易开启,或是让上盖4自动开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镫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元镫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58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