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吸式油烟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5464.0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1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赵良;艾希顺;孟永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洗碗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栗涛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吸式 油烟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吸式油烟机。
背景技术
侧吸式油烟机因其外观比较多样化,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多种需求,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且非常受年轻消费者的追捧。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侧吸式油烟机都带有导烟板,为了使导烟板上的油污能够沿导烟板流入油杯,导烟板底端通常设置在集烟腔内,这样对侧吸式油烟机的外观限制比较大。同时,由于导烟板距离集烟腔的进风口较近,容易影响整机的风量、风压、噪音等。为了能够满足产品外观的突破,更大限度的提升产品外观美观度,提升整机性能,
为了更大限度提升侧吸式油烟机的外观美观度,导烟板外突式设置成为设计师们追求的目标。然而,导烟板外突式设置时,由于导烟板突出至集烟腔外部,导致导烟板上的油污无法顺利流入油杯而是直接滴落到灶台上,容易污染环境或弄伤用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够提高外观又能够防止油污滴落污染环境或弄伤用户的侧吸式油烟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侧吸式油烟机,所述油烟机具有前面板和安装于该前面板底部的油杯,在所述前面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油烟机的集烟腔连通的开口,在所述开口的外侧设有覆盖该开口、并与所述前面板具有一定间隔的导烟板,在所述导烟板与所述油杯之间设有将所述导烟板上的油污导入所述油杯内的导油板。
由于设有导油板,所述导烟板上的油污可经由该导油板进入所述 油杯中,避免油污从所述导烟板底部直接滴落至灶台上而污染环境或弄伤用户。同时,由于所述导烟板覆盖所述开口并在所述导烟板与所述前面板之间形成一定间隔,油烟由该间隔经由所述开口进入所述集烟腔内,使从所述油烟机正面看不到所述开口,令所述导烟板与所述前面板呈整体式设置,有利于提高所述侧吸式油烟机的整体外观美观度。
优选的,所述导油板的顶端与所述导烟板的底端衔接,所述导油板的底端与位于所述油杯上方的前面板衔接。所述导烟板上的油污可依次经由所述导油板、所述前面板而进入所述油杯中,避免油污从所述导烟板底部直接滴落至灶台上而污染环境或弄伤用户。
优选的,所述开口呈倒U形,所述导油板的顶端与所述导烟板的底端衔接,所述导油板的底端置于所述油杯的内侧。所述导烟板上的油污经由所述导油板直接进入所述油杯中,能够缩短油污的流通路径,有利于收集油污。同时,由于省略了位于所述油杯上方的前面板,简化了所述侧吸式油烟机的结构,有利于提高侧吸式油烟机的整体外观美观度。
优选的,在所述开口的内侧嵌装有用以形成所述集烟腔的集烟腔壳体,所述导油板安装于该集烟腔壳体上。
优选的,在所述集烟腔壳体上形成朝向靠近所述导油板一侧突出的凸台,所述导油板安装在该凸台上。由于设有朝向靠近所述导油板一侧突出的凸台,在拆装所述导油板时能够避免用户伸入所述集烟腔内操作,提高了拆装所述导烟板的便利性。
优选的,所述导油板安装于所述导烟板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导油板与所述导烟板形成于一体,避免在所述导油板与所述导烟板之间形成连接缝隙,有利于提高所述侧吸式油烟机的外观美观度。
优选的,在所述导油板上形成多个进气孔。由于在所述导油板上形成多个进气孔,使部分油烟经由这多个进气孔进入所述集烟腔内,能够加快油烟的抽吸过程,有利于提高油烟机的性能。
优选的,所述导烟板和所述导油板呈中间向外侧突出的弧形,且两者的曲率保持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侧吸式油烟机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视图,为第一实施例;
图3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A-A向的剖视图,为第二实施例;
图5为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吸式油烟机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在下述描述中,将靠近侧吸式油烟机内部的一侧(表面)定义为内侧(内表面),反之,定义为外侧(外表面)。所述前/后/左/右是指侧吸式油烟机处于安装状态下相对于用户而言的前/后/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洗碗机有限公司,未经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洗碗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54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引下线屏蔽层连接装置
- 下一篇:建筑用高性能铝合金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