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两段筒型离心压缩机的机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5005.2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9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范吉全;李耀祖;肖峰;周慧;邵晨;赵志玲;邢桂坤;黄映富;李玉龙;刘聪;金容敏;赵高庆;朱天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寰球工程公司;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段筒型 离心 压缩机 机壳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压缩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两段筒型离心压缩机的机壳结构。
背景技术
离心压缩机的机壳也称为气缸,属于定子系统中最大的零件。它通常是由铸铁或者铸钢浇铸而成,对于高压离心压缩机,其机壳一般采用圆筒形锻钢结构,以承受高压。
现有的两段筒型离心压缩机的机壳中,一般都包括一层外机壳和两层内机壳。一段出气蜗室和二段出气蜗室分别设置在压缩机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内机壳中,用以汇集气体,并将气体引导到压缩机外面进行冷却。第一层内机壳通过止口配合与第二层内机壳安装在一起,第二层内机壳通过上下螺栓把合。内机壳与外机壳组成整个压缩机的定子的机壳部分。然而,这种结构在制造及应用上存在许多弊端。一方面,三层机壳的设计需要耗费大量材料,加工难度大所需工时长;另一方面,蜗室设置在内机壳的结构使得其在铸造过程中填入的沙子不容易被清除干净,影响日后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离心压缩机机壳结构耗费资源、难加工的问题,提出一种节约资源、易于加工的两段筒型离心压缩机的机壳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两段筒型离心压缩机的机壳结构,包括:一层内机壳和一层设有蜗室的外机壳,所述内机壳与所述外机壳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机壳在所述蜗室处沿径向方向向外凸出。
进一步地,所述蜗室包括一段出口蜗室和二段出口蜗室,所述一段出口蜗室和所述二段出口蜗室不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内机壳自水平中分面位置分为上内机壳与下内机壳两个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内机壳纵向分为内机壳第一部分、内机壳第二部分及内机壳第三部分;
所述内机壳第一部分、内机壳第二部分及内机壳第三部分串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的两段筒型离心压缩机的机壳,还包括:
把合螺栓,所述上内机壳与下内机壳通过所述把合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两段筒型离心压缩机的机壳结构,还包括:
连接螺栓和连接件;
所述内机壳第一部分、内机壳第二部分及内机壳第三部分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串接在一起;
所述内机壳第一部分、内机壳第二部分及内机壳第三部分与所述连接件之间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两段筒型离心压缩机的机壳结构,还包括:
O型圈和防压垫片;
所述外机壳和所述内机壳相连接的位置,以及所述内机壳第一部分、 内机壳第二部分及内机壳第三部分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的位置均设有O型圈和防压垫片。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两段筒型离心压缩机的机壳结构的优点在于:
(1)把蜗室放置在外机壳上,省了第二层内机壳,节省了所用的材料,以及材料加工时所需要耗费的工时,对于物力人力的节约都有很好的作用。
(2)内机壳分为三个部分,将整个大的内机壳化整为零,极大的降低了车间加工的难度。
(3)蜗室设置在外机壳上,降低了内机壳铸造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两段筒型离心压缩机的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两段筒型离心压缩机的机壳结构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寰球工程公司;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寰球工程公司;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50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座垫用风机
- 下一篇:螺杆泵驱动装置刹车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