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4799.0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5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民;刘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衡国通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28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国胜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常用的换热器一般有管束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等,主要用于化工场合的换热、冷却、加热等,是不可缺少的设备。
常规换热器一般以水作为冷却介质,但存在结垢的问题,轻则降低换热效率,重则堵塞换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器,用以解决冷却介质在热交换过程中容易结垢,导致热交换效率降低,甚至堵塞换热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的一端具有第一进水口,另一端具有第一出水口,还包括一振动发生器,所述振动发生器的输出端与一振动传递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振动传递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管中。
如上所述的换热器,优选的是,所述振动传递机构包括一芯轴,所述芯轴的一端与所述振动发生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一弹性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芯轴的外壁上具有多个振动片。
如上所述的换热器,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内壁与所述振动片对应的位置处具有轴向凸起结构,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内壁不与所述振动片对应的位置处具有轴向凹陷结构。
如上所述的换热器,优选的是,所述轴向凸起结构与所述振动片的位置一一对应。
如上所述的换热器,优选的是,所述多个振动片均位于所述芯轴的横截面上,并沿所述芯轴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如上所述的换热器,优选的是,还包括第二换热管,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外侧;所述第二换热管的一端具有第二进水口,另一端具有第二出水口;其中,所述第一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同侧设置,所述第一出水口和第二进水口同侧设置。
如上所述的换热器,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内壁上具有多个隔挡片。
如上所述的换热器,优选的是,所述隔挡片与所述轴向凹陷结构的位置一一对应。
如上所述的换热器,优选的是,所述多个隔挡片均位于所述芯轴的横截面上。
如上所述的换热器,优选的是,所述振动发生器为超声波发生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换热器,包括换热管和振动发生器,该振动发生器的输出端与一振动传递机构固定连接,并将该振动传递机构设置在换热管中。通过振动发生器产生高频振动并将其传递给振动传递机构,带动振动传递机构高频振荡,使得换热管中的热交换介质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紊流,破坏了热交换介质的层流状态,能够提高热交换的效率,且阻止了热交换介质的结垢,由于不再出现结垢现象,则进一步提高了热交换的效率,并延长了热换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热器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内容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3所示为图1沿B-B方向的剖视图。结合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管4和振动发生器1,振动发生器1的输出端与一振动传递机构2固定连接,并将振动传递机构2设置在第一换热管4中。通过振动发生器1产生高频振动并将其传递给振动传递机构2,带动振动传递机构2高频振荡,使得换热管4中的热交换介质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紊流,破坏了热交换介质的层流状态,能够提高热交换的效率,且阻止了热交换介质的结垢,由于不再出现结垢现象,进一步提高了热交换的效率,并延长了热换器的使用寿命。其中,第一换热管4的一端具有第一进水口9,热交换介质通过第一进水口9进入换热管4中;第一换热管4的另一端具有第一出水口10,经过热交换后的热交换介质通过第一出水口10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衡国通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中衡国通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47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