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钼焙烧用旋转闪蒸干燥机粒度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4202.2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7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陈艳柯;屈学理;李聚山;师平易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5/00 | 分类号: | F26B25/00;B07B7/083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马斌 |
地址: | 710077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焙烧 旋转 闪蒸 干燥机 粒度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粒度控制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钼焙烧用旋转闪蒸干燥机粒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通用的旋转闪蒸干燥机处理含水、含油钼精矿中,经常出现处理后的钼精矿中还存在5%~20%的团聚颗粒。这些钼精矿颗粒进入焙烧系统后会形成致密的氧化壳,使得内部无法与空气接触反应,造成氧化钼产品中含硫超出规定限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钼焙烧用旋转闪蒸干燥机粒度控制装置。该钼焙烧用旋转闪蒸干燥机粒度控制装置能够解决旋转闪蒸处理钼精矿中团聚颗粒不彻底的问题,保证了处理后的精矿粒度及水分可以达到焙烧要求,且其加工简单、安装方便、无需另行提供动力、运作成本低、实用效果好,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旋转闪蒸预处理效果,便于推广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钼焙烧用旋转闪蒸干燥机粒度控制装置,该旋转闪蒸干燥机包括旋转蜗壳和竖直设置在旋转蜗壳内的筒体,所述旋转蜗壳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旋转蜗壳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筒体的上端为出风出料口,所述旋转蜗壳内设置有多个用于打碎钼精矿颗粒的叶片,多个所述叶片均位于筒体内且位于筒体的下部,其特征在于:该粒度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筒体上端的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盖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盖板上且位于通孔与筒体之间的部位构成用于阻挡大颗粒被风带走的阻挡部。
上述的钼焙烧用旋转闪蒸干燥机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圆形盖板。
上述的钼焙烧用旋转闪蒸干燥机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由碳钢制成。
上述的钼焙烧用旋转闪蒸干燥机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厚度为2mm~4mm。
上述的钼焙烧用旋转闪蒸干燥机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位于盖板的中心位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易于安装。
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热风由进风口沿旋转蜗壳切线方向进入,在蜗壳内部形成离心风,多个所述叶片与离心风同向旋转加强离心风,在离心风的作用下,被打碎的钼精矿颗粒中的大颗粒会分布在筒体边缘,被打碎的钼精矿颗粒中小颗粒会分布在筒体的中心,筒体中心的小颗粒则会被引风从通孔带走,而大颗粒则被盖板上的阻挡部挡住后重新落下被干燥和被叶片打碎,直至达到粒度要求后方能被引风从通孔带走,能够有效解决旋转闪蒸处理钼精矿中团聚颗粒不彻底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能够有效解决旋转闪蒸处理钼精矿中团聚颗粒不彻底的问题,保证了处理后的精矿粒度及水分可以达到焙烧要求,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旋转闪蒸干燥机上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进风口; 2—旋转蜗壳; 3—叶片;
4—筒体; 5—盖板; 5-1—通孔;
5-2—阻挡部; 6—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钼焙烧用旋转闪蒸干燥机粒度控制装置,该旋转闪蒸干燥机包括旋转蜗壳2和竖直设置在旋转蜗壳2内的筒体4,所述旋转蜗壳2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6,所述旋转蜗壳2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1,所述筒体4的上端为出风出料口,所述旋转蜗壳2内设置有多个用于打碎钼精矿颗粒的叶片3,多个所述叶片3均位于筒体4内且位于筒体4的下部,该粒度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筒体4上端的盖板5,所述盖板5上开设有通孔5-1,所述盖板5上开设有通孔5-1,所述盖板5上且位于通孔5-1与筒体4之间的部位构成用于阻挡大颗粒被风带走的阻挡部5-2。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5-1位于盖板5的中心位置。
使用时,钼精矿从进料口6进入旋转蜗壳2内,干燥风从进风口1沿切线方向进入旋转蜗壳2内产生离心风,多个所述叶片3与离心风同向旋转对钼精矿进行破碎处理,多个所述叶片3在旋转的同时加强离心风,在离心风的作用下,被打碎的钼精矿颗粒中的大颗粒会分布在筒体4边缘,被打碎的钼精矿颗粒中小颗粒会分布在筒体4的中心,筒体4中心的小颗粒则会被引风从通孔5-1带走,而大颗粒则被盖板5上的阻挡部5-2挡住后重新落下,被干燥和被叶片3打碎,直至达到粒度要求后方能被引风从通孔5-1带走,所述通孔5-1的孔径根据颗粒在气流中的受力分析计算所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42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