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动码头活动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3859.7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0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黄添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D15/24 | 分类号: | E01D15/2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景丰强;袁忠卫 |
地址: | 316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动 码头 活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浮动码头,尤其涉及一种浮动码头活动梯。
背景技术
为便于人们上下浮动码头,浮动码头与堤岸之间都安装有连接通道,且连接通道一般都为阶梯通道。比如专利号为ZL200620063525.0(授权公告号为CN201010855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撑杆固定组合浮动码头》,该撑杆固定组合浮动码头,包括构成浮动码头的多个浮件和连接堤岸的上下栈桥,其中,浮件和堤岸之间还设有多组呈“八”字型的刚性撑杆,对应高度的浮件和堤岸侧部分别设有固定耳,刚性撑杆两端分别铰接浮件和堤岸的固定耳。从该浮动码头的结构可以得知,若该上下栈桥的桥面直接采用斜平面,则当落潮时,斜平面的坡度变大,人们上下浮动码头得借助于护栏,不仅行走相当吃力,舒适无从谈起,而且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待对现有浮动码头的上下栈桥结构作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不论潮涨潮落阶梯面均能始终保持与水平面几乎处于平行状态的浮动码头活动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浮动码头活动梯,包括固定段和活动段,所述固定段架设在海岸与浮动码头的辅助立柱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段包括:
上梁架,为两根,相互平行且斜向设于活动梯两侧,且顶端通过铰链轴与架设在辅助立柱端的固定段相铰接;
下梁架,为两根,相互平行且斜向设于活动梯两侧,并与所述的上梁架上下一一对应;
台阶踏板,沿着上梁架和下梁架自上而下依次水平间隔设置在上梁架与下梁架之间,且台阶踏板的两侧均分别铰接于上梁架和下梁架;
第一滑轮,安装在上梁架和下梁架的底端,在浮动码头的浮桥上设有水平向的滑轮滑槽,所述的第一滑轮定位在该滑轮滑槽内并随着浮桥的上下移动而沿着滑轮滑槽作水平移动;
以及第二滑轮,安装在下梁架的顶端,在架设于辅助立柱端的固定段上设有水平向的导向滑槽,所述的第二滑轮定位在该导向滑槽内,且第二滑轮的滑轮轴与所述铰链轴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优选地,所述的固定段与活动段采用“之”字形结构布置。
为了使上下浮动码头的人员走在台阶踏板上感觉更为踏实、安全,在所述下梁架的底部固定有底板。
为了上下浮动码头更为安全,在位于活动梯两侧的上梁架上安装有安全防护栏。
为了延长活动梯的使用寿命,在所述的上梁架、下梁架、台阶踏板、底板及安全防护栏的表面涂刷有耐海水与海风侵蚀的涂料。
为了减小滑轮的摩擦程度,所述的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采用耐海水与海风侵蚀的硬质树脂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浮动码头活动梯采用轻巧的活动阶梯形,应用平行四边形原理,不管潮涨潮落,活动阶梯的阶梯面始终保持与水平面几乎处于平行状态,大大降低了上下浮动码头人员的安全隐患,并且,通过在下梁架上安装底板,可以让上下浮动码头人员脚下的感觉相对踏实、轻松、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浮桥下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段与固定段的连接定位处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段与固定段的连接定位处结构的局部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段与浮桥的滑轮滑槽定位处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段与浮桥的滑轮滑槽定位处结构的局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38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