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型红茶萎凋槽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3639.4 | 申请日: | 2013-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1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倪德江;余志;张贝贝;杨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 红茶 萎凋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型红茶萎凋槽。
背景技术
红茶加工过程中,首先要先进行萎凋,使鲜叶均匀失水,细胞液浓缩,促进内含成分变化,以便于后续的揉捻(切)和发酵工艺能正常进行。萎凋工序通常是在萎凋槽中完成,但现有的红茶萎凋槽是针对大生产而设计,占地面积大,并且还存在萎凋不均匀等缺陷,不能满足教学、科研等微量萎凋工艺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实验型红茶萎凋槽,设计合理、体积小、制作简单、适用于教学和科研。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实验型红茶萎凋槽,包括槽体,还包括密封设置在槽体顶部的盖板和设置在槽体内的铁丝网,铁丝网将槽体隔成槽体上部和槽体下部,槽体上部的侧壁开设有出风口,槽体下部设置有倾斜面,倾斜面的底部设置有送风装置。
如上所述的倾斜面上设置有挡风板。
如上所述的槽体长100cm,宽50cm,高60cm。
如上所述的出风口为长15cm,宽15cm的方形。
如上所述的倾斜面与槽体底部之间的角度为60-75°。
如上所述的挡风板的底部与送风装置之间的距离为30cm,挡风板垂直设置,挡风板高度为8~12c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设计科学。在槽体内底部设有一个倾斜面,连接可调风速的送风装置,并在倾斜面上设有1个挡风板,在槽顶部由KT板盖板密封,并在侧面设置出风口,达到了槽体内风的均匀分布,实现均匀萎凋。
2、实现微量萎凋。该萎凋槽仅需2.5kg鲜叶原料即可萎凋,特别适用于红茶品种选育、红茶工艺实验等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3、实用性广。该萎凋槽还可应用于绿茶的摊青与乌龙茶的萎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中: 1-挡风板;2-送风装置;3-倾斜面;4-铁丝网;5-出风口;6-木质框架;7-盖板;8-槽体;9-KT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实验型红茶萎凋槽,包括槽体8,还包括密封设置在槽体8顶部的盖板7和设置在槽体8内的铁丝网4,铁丝网4将槽体8隔成槽体上部和槽体下部,槽体上部的侧壁开设有出风口5,槽体下部设置有倾斜面3,倾斜面3的底部设置有送风装置2。倾斜面3上设置有挡风板1。槽体8长100cm,宽50cm,高60cm。出风口5为长15cm,宽15cm的方形。倾斜面3与槽体8底部之间的角度为60-75°。挡风板1的底部与送风装置2之间的距离为30cm,挡风板1垂直设置,挡风板1高度为8~12cm。
槽体由木质框架6和KT板9(KT板是一种由PS颗粒经过发泡生成板芯)组成。框架6为长方体框架结构,KT板9是按木质框架6各个面切割成不同大小的KT板,用封口胶将其固定在木质框架6的各个面上,对其进行密封作为槽体8的各个壁。
工作时,鲜叶置于铁丝网4上,盖板7封闭,送风装置2开始鼓风,送风装置的风机由变频器控制风速,风通过铁丝网4上放置的茶叶层之后,由出风口5将萎凋槽中的湿空气带出,约6-8h,萎凋结束。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36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盲人专用牙刷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室内景观养护系统